追施氮对多花黑麦草再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能祥

作者: 许能祥;顾洪如;丁成龙;张霞;钟小仙;沈益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再生;饲用品质;干物质产量;追施氮;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159-1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多花黑麦草早、晚熟品系为材料,研究了追施不同氮量对再生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系的再生草干物质产量(DM)、可消化干物质产量(DDM)、粗蛋白含量(CP)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均随追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DNF)、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NSC)则呈下降趋势。同一施氮量下,晚熟品系再生草的DM、DDM、NSC和IVDMD高于早熟品系,NDF和ADF低于早熟品系。2个品系的第2茬草DM、DDM、NSC和CP均高于第3茬草,NDF、ADF相反。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综合牧草适口性、饲草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等因素,南京地区多花黑麦草早、晚熟品系再生草最适宜的追施氮量为300 kg/hm2。

分类号: S543.601

  • 相关文献

[1]追施氮肥对盐地碱蓬生长及其改良盐渍土效果研究. 梁飞,田长彦,田明明,梁笛,张科. 2013

[2]不同刈割处理对稻草轮作黑麦草干物质产量和体外消化量的影响. 王柏渊,干友民,熊先勤,王小利,谢文刚,焉家俊. 2009

[3]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 孙建华,王彦荣,余玲. 2004

[4]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甘南草地生物量. 王莺,夏文韬,梁天刚,王超. 2009

[5]中国主要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其多样性研究. 孙建华,王彦荣. 2004

[6]TOPSIS法评价南方大豆品种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饲用潜力. 安东,来兴发,邓建强,韩天富,沈禹颖. 2019

[7]陇东旱塬冬小麦复种饲草轮作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 邓建强,梁志婷,刘渊博,王自奎,沈禹颖. 2017

[8]赤峰地区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罗继宇,白岚方,孟繁盛,张昊,王玉芬. 2019

[9]不同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曦,陈新平,罗永,牟勇,吕世华,徐开未. 2014

[10]四川省饲草用小麦品种筛选初报. 黄辉跃,张洁,郭元林,刘培,汪仁全,王仕林,杨杰智,荣飞雪,周海燕,关淑仙,宣朴,蒋云. 2018

[11]北京地区施硫肥对苜蓿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周湧,汪诗平,陈默君. 2005

[12]追施不同氮量对多花黑麦草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顾洪如,李元姬,沈益新,丁成龙,钟小仙,许能祥. 2004

[13]加强中马红麻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陈安国. 2005

[14]长三角水稻-油菜周年两熟温光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 陶玥玥,盛雪雯,徐坚,沈园,王海候,陆长婴,沈明星. 2023

[15]四川省饲草用小麦品种筛选初报. 黄辉跃,张洁,郭元林,刘培,汪仁全,王仕林,杨杰智,荣飞雪,周海燕,关淑仙,宣朴,蒋云. 2018

[16]合理密植. 杨异起,谢方灵,李振峰. 1992

[17]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潘丽艳,魏湜,王振华,孙德全,林红,李绥艳,马延华,黄会清. 2006

[18]氮硫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吴巍,J.J.Schoenau,钱佩源,K.J.Grear. 1997

[19]晋南盆地夏播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亢秀丽,靖华,王裕智,刘建华,马爱平,崔欢虎. 2011

[20]水稻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优势的研究 Ⅱ.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袁隆平,邓晓湘,唐俐,罗闰良.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