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泡型包虫囊液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表达IDO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付永

作者: 付永;孟茹;姜涛;张壮志;王宏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泡型包虫病;树突状细胞;吲哚胺2,3-双加氧酶;免疫耐受

期刊名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ISSN: 1002-2694

年卷期: 2018 年 34 卷 11 期

页码: 1001-10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小鼠泡型包虫囊液(MCF)诱导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表达IDO的能力。方法通过体外诱导培养获得BMDCs,分别与MCF(MCF组)、rmIFN-γ(阳性对照组)和RPMI-1640培养基(阴性对照组)进行共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各组BMDCs,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BMDCs表面IDO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MDCs表面IDO蛋白水平,ELISA方法检测BMDCs上清液中IDO浓度变化。结果 MCF组BMDCs表面IDO mRNA相对表达量和BMDCs上清液中IDO浓度在24h达到峰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F=303.305,5752.473,P<0.01);而MCF组BMDCs表面IDO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48h达到最高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971,P<0.01)。结论 MCF具有上调BMDCs表面IDO表达的能力,为进一步揭示泡型包虫病的免疫耐受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R383.33

  • 相关文献

[1]长双歧杆菌BBMN68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的缓解作用. 杨景,罗绪刚,任发政. 2016

[2]内源性ALV-J病毒及gp85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晓奇,王凤武,银永峰. 2007

[3]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持续感染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钟发刚,王新华,程安春. 2006

[4]猪器官异种移植研究进展. 兰宗宝,王修文,许惠艳. 2008

[5]CpG-ODN作为免疫耐受诱导剂的研究进展. 李晓奇,栗林,贾淑萍,王凤武. 2022

[6]孕酮的作用机制及在牛早期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高美红,白佳桦,刘彦,肖霖力,刘克雄,秦玉圣,温俊辉,许晓玲. 2024

[7]羊口疮病毒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及转录组学分析. 冯倩,吴锦艳,李玲霞,杜国玉,尚佑军,刘永生,刘湘涛. 2019

[8]嵌合布鲁菌BCSP31病毒样颗粒的免疫效果评价. 李金斗,丁佳欣,徐小洪,钱晶,张頔,费亦东,王玮琦,钦琪,尹仁福,丁壮. 2019

[9]口疮病毒GIF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 冯倩,吴锦艳,李玲霞,杜国玉,尚佑军,刘湘涛,刘永生. 2019

[10]鸡树突状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制片方法比较. 何静怡,舒鼎铭,林楚晓,李莹,王艳,罗成龙. 2020

[11]黄芪多糖对树突状细胞形态和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边亚彬,张景艳,王磊,王旭荣,张康,王学智,孟嘉仁,李建喜. 2016

[12]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童虫中高迁移率族蛋白(SjHMGB1)功能的初步研究. 李丹丹,刘群,马丽贞,段明明,艾敏,史晓娜,塔娜,苑纯秀,冯新港. 2015

[13]茶树油及其主要组分对树突状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唐永富,李积华,陈家翠,曹玉坡,魏晓奕,静玮. 2012

[14]基于WebofScience~(TM)的“树突状细胞”研究论文产出分析. 边亚彬,张景艳,王磊,王旭荣,杨志强,王学智,孟嘉仁,李建喜. 2016

[15]CVC1302通过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对免疫反应的调控. 侯立婷,于晓明,杜露平,张元鹏,程海卫,陈瑾,郑其升,侯继波. 2023

[16]日本血吸虫钙网质蛋白(SjCRT)活化宿主树突状细胞机制的初步研究. 马丽贞,李丹丹,艾敏,史晓娜,塔娜,苑纯秀,冯新港. 2015

[17]猪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103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张韬,付钰广,李宝玉,王金泉,刘光亮. 2021

[18]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转化培养. 何静怡,罗成龙. 2017

[19]猪免疫口蹄疫灭活疫苗后外周血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张柳,冯霞,靳野,祁淑芸,张晓霞,马军武. 2016

[20]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对豚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影响. 佘志成,范红结,李春玲,王贵平,贾爱卿,杨冬霞.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