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甘薯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成阳

作者: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王连军;雷剑;张文英;杨新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氮素形态配比;生长前期;光合产物运输;块根分化建成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29-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两因素裂区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形态运筹对甘薯前期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碳代谢产物形成和根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以鄂薯11、宁紫薯8号和鄂薯15为供试材料,根据氮素的3种形态设置5个氮素配比处理,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1:1:1(N1)、1:0:2(N2)、2:0:1(N3)、1:2:0(N4)和2:1:0(N5).结果表明,在甘薯生长发育前期,所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和N5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施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最大;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均升高,其中老茎的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嫩茎,须根干物质积累量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片淀粉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茎顶部和茎基部淀粉含量均逐渐增加,但茎顶部可溶性糖含量上升,茎基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逐渐增加;茎顶部与茎基部之间存在明显的蔗糖浓度差,茎顶部蔗糖含量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基部则逐渐上升的趋势,以N4和N5处理下茎蔓蔗糖含量最高,N2处理最低;吸收根根系活力均上升,以N4和N5处理对吸收根根系活力影响最大;在块根分化建成期,N4和N5处理下木质部导管数目和薄壁细胞数目要多于其他处理,其内部维管束产生的次生形成层增多,且皮层更薄.综上所述,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对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效应优于酰胺态氮肥,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但其根系发育和光合产物运输及分配的变化趋势趋于一致.本试验N4处理即铵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1:2:0的配施方案为甘薯生长发育前期块根形成及光合产物运输分配最佳的配施组合.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铵态氮素促进甘薯块根形成的解剖特征及其IbEXP1基因的表达. 王翠娟,柴沙沙,史春余,朱红,谭中鹏,季杰,任国博. 2021

[2]氮肥减量分施促进甘薯根系分化与块根膨大. 杜祥备,刘小平. 2019

[3]温州蜜柑果实发育进程中光合产物运输分配及糖积累特性. 陈俊伟,张上隆,张良诚,徐昌杰,陈昆松. 2001

[4]三化螟卵寄生率和捕食率在不同水稻种植密度和生长期的变化规律. . 1991

[5]鲜食玉米病虫害的鉴别与防治技术. 王晓鸣. 2008

[6]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Soviguidi Deka Reine Judesse,王连军,雷剑,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张文英. 2022

[7]肉鸭氨基酸营养需要量研究进展. 侯水生. 2007

[8]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菜用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英文). 李成阳,柴沙沙,刘意,Soviguidi Deka Reine Judesse,王连军,雷剑,程贤亮,杨园园,杨新笋,张文英. 2022

[9]不同形态氮肥配比对西瓜生长发育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超男,杜少平,马红艳,邓云霄,张俊峰,马彦霞,蒯佳琳. 2024

[10]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宋吉轩,毛堂芬,李云. 2012

[11]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12]DTOPSIS法在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综合评价上的应用初探. 曹荣祥,戎新祥,庞廷峰,童晓利,王庆南,赵何娟. 1999

[13]外引甘薯高淀粉亲本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 2001

[14]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钮福祥,华希新,郭小丁,邬景禹,李洪民,丁成伟. 1996

[15]泉薯830主要菜用特性鉴定与栽培技术. 卢新建,陈诗林,吕美琴,庄卫东,付文泽. 2002

[16]菜用甘薯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 王庆南,戎新祥,赵荷娟,徐生. 2003

[17]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 李强,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谢逸萍,马飞. 2005

[18]扦插密度及氮肥用量对心香甘薯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刘伟明,季志仙. 2012

[19]江苏省甘薯育种进展和展望. 戎新祥,王庆南,赵荷娟. 2000

[20]甘薯脱毒试管苗实验室保存技术. 黄萍,颜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