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及其秸秆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结构与物化功能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梦梅

作者: 马梦梅;木泰华;闫治斌;张苗;孙红男;陈井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茴香;秸秆;膳食纤维;组成成分;结构;物化功能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6 年 16 卷 05 期

页码: 205-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茴香及其秸秆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结构、物化及功能特性。方法:采用剪切乳化辅助酶解法提取茴香及其秸秆膳食纤维,通过AOAC法、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其组成成分及结构,并对其保水能力、吸水膨胀性、持油能力以及葡萄糖吸收能力、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和胆汁酸阻滞指数等进行测定。结果:茴香及其秸秆膳食纤维的纯度分别为84.76%和78.73%,均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构成,并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茴香膳食纤维具有多孔网状结构,而秸秆膳食纤维呈块状,均有纤维素晶区和特征基团;茴香秸秆膳食纤维的保水能力、吸水膨胀性和持油能力(6.91 g/g,6.77 m L/g和6.99 g/g)优于茴香膳食纤维(5.91 g/g,5.70 m L/g和6.47 g/g),而茴香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收能力、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和胆汁酸阻滞指数(18.23%,3.05-34.58 mmol/g和32.94%~34.65%)显著高于茴香秸秆膳食纤维(13.49%,1.39~15.63 mmol/g和13.12%~23.44%)。结论:茴香及其秸秆膳食纤维均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物化特性及功能特性,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开发利用。

分类号: TS264.3

  • 相关文献

[1]青稞秸秆组成成分研究. 张文会. 2014

[2]蜜柑皮和蜜柑果肉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理化和功能性质. 桑嘉玘,李璐,温靖,辜青青,徐玉娟,刘昊澄,傅曼琴,卜智斌. 2022

[3]改性处理对牛蒡根膳食纤维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李益臻,宋欣欣,马恺扬,张见,万欣怡,冯进,陈小娥,李莹,方旭波. 2024

[4]县域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分析与发展建议. 陈明江,高庆生,曲浩丽,陈永生,王燕. 2015

[5]河南茴香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付晨青,何立威,王秀萍,刘徐冬雨. 2021

[6]药食同源茴香精油的提取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郭婷婷,从仁怀,寇秀颖,万楚筠. 2018

[7]早熟茴香不同节位花穗籽粒充实动态研究. 石有太,蔡子平,刘新星,王国祥,陈玉梁. 2020

[8]上海市蔬菜品种资源研究(五)──几种易混淆蔬菜的识别(待续). 杨瑞云,查丁石. 1999

[9]B型烟粉虱对不同蔬菜品种趋性的评价. 吴青君. 2004

[10]干旱地区不同颜色覆膜对土壤水热及茴香产量的影响. 王晓军,刘华,马斌,李明,李晓慧,马廷吉. 2024

[11]南疆棉花茴香套作效益及其栽培技术. 阿尔曼·阿不利米提,魏鑫,郑子漂. 2024

[12]农作物秸秆主要化学组成及还田后对土壤质量提升影响的研究进展. 朱金霞,孔德杰,尹志荣. 2020

[13]亚麻籽油理化性质测定及与芝麻籽油比较分析. 安霞,鲍亚宁,金关荣. 2021

[14]植物精油提取方法、组成成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何凤平,雷朝云,范建新,龚德勇,康专苗,刘荣,韩树全,罗立娜,吴小波,彭杨,明方刚. 2019

[15]草莓多糖树脂法脱色工艺优化及其化学性质研究. 刘伟,刘倩楠,张良,胡宏海,宋弋. 2020

[16]黄淮海地区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其变化规律. 张礼凤,李伟,王建成,徐冉,王彩洁,戴海英. 2008

[17]醇沉分级粗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及变化机制. 杨军国,陈键,王丽丽,宋振硕,陈林. 2016

[18]影响抗虫杂交棉皮棉产量性状分析. 陈旭升,钱大顺,狄佳春,张香桂. 2000

[19]香蕉花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唐雅园,王雪峰,韦珍,吴梦柯,杨兆杏,向昱,何雪梅,孙健. 2024

[20]北京地区4种典型针叶树种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动态特征研究. 李少宁,陶雪莹,刘晨晨,赵娜,徐晓天,鲁绍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