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丽

作者: 郭丽;史建硕;王丽英;李若楠;任燕利;张彦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施氮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硝态氮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668-6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河北山前平原夏玉米高产区施肥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研究华北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可为该区氮素优化施用技术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年2个玉米生长季,在滴灌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0处理的玉米干物质重及产量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N1、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N1处理的玉米氮含量和氮累积量较N0处理显著增加,施氮量在N1~N3范围内,不同年份间玉米植株氮含量和氮累积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随施氮量的增加,植株氮含量和氮累积量上升幅度逐渐降低。N2处理的氮肥收获指数最高。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降低;2014年,在0~100 cm土层范围内,4种施氮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2015年N2和N3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在80~100 cm土层达到累积峰,经过2年种植后,年施氮量超过240 kg·hm~(-2)的处理,土壤硝态氮淋洗加剧。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产量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玉米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199~209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187 kg·hm~(-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条件下夏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适宜施氮量为174~187 kg·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氮互作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 2013

[2]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3]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王志勇,红梅,杨殿林,李鹏,庞凤梅. 2008

[4]水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氮利用效应研究. 吕丽华,董志强,张经廷,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姚海坡. 2014

[5]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对粳稻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付景,马梦娟,张骐飞,段居琦,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白涛,尹海庆,王亚. 2024

[6]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佳,张杰,秦文婧,杨成春,谢杰,王芳东,夏文建,项兴佳,刘光荣. 2016

[7]滴灌施肥下水氮供应对夏玉米产量、硝态氮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宁东峰,秦安振,刘战东,张寄阳,刘占军,赵犇,肖俊夫. 2019

[8]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曹兵,倪小会,陈延华,邹国元,王甲辰,杨友庆,陈立娟,刘杰,王学霞. 2020

[9]夏玉米上施用尿素硝酸铵肥料增产效果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研究. 孙克刚,杜君,杨占平,薛广原,和爱铃,杨焕焕,张运红. 2023

[10]不同施肥措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王朋峰. 2012

[11]北方褐土区土壤硝态氮运移动态及合理施肥调控. 邢素丽,刘孟朝,邢竹. 2007

[12]腐植酸复合肥在夏玉米上的增产效果及对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孙克刚,王春兰,刘高远,杜君,杨占平,和爱玲,岳艳军. 2024

[13]施氮量对北方梯田旱地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平生,马忠民,韩宏,杨虎德,黄青岩,赵万千. 2016

[14]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叶东靖,高强,何文天,何萍. 2010

[15]施氮量对垄作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冯波,孔令安,张宾,司纪升,李升东,王法宏. 2012

[16]不同施肥量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刘红梅,修伟明,赵建宁,杨殿林. 2011

[17]施氮量对冀西北春玉米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王激清,刘社平,韩宝文. 2011

[18]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孙占祥,邹晓锦,张鑫,安景文. 2011

[19]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郭丽,王丽英,张彦才,史建硕,李若楠,王艳霞,任燕利. 2017

[20]氮肥用量对设施滴灌栽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毕晓庆,山楠,杜连凤,安志装,赵同科,张成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