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文会

作者: 郭文会;张丽霞;陈晓明;周海龙;张时晴;周鑫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抗氧化活性;体外消化模拟

期刊名称: 粮食与油脂

ISSN: 1008-9578

年卷期: 2024 年 37 卷 012 期

页码: 128-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湿热法制备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以结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糊化时间25 min、糊化温度70℃、黑豆花色苷与豌豆淀粉质量比8∶10、pH 3。在此条件下,黑豆花色苷与豌豆淀粉的结合率为75.61%。与花色苷单体相比,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其对DPPH·、ABTS+·、·OH的清除率分别为83.06%、62.26%、60.68%。体外消化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中花色苷含量在模拟消化过程中有一定程度降解。消化结束后,复合物中花色苷保留率为25.89%,高于花色苷单体(18.33%),且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花色苷单体。试验证明黑豆花色苷-豌豆淀粉复合物能够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降低花色苷的降解速率。

分类号: TS235.3

  • 相关文献

[1]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冷鲜牛肉可食性涂层的研究. 郭鑫,张超,马越,江连州,赵晓燕. 2012

[2]豌豆淀粉基可食用膜组分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 王楠,王伟,李红霞,管玉雯,杜艳群,活泼. 2013

[3]稻米淀粉消化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内外影响因素. 李颖颖,李霞,杨杰. 2024

[4]山楂叶提取物不同极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龚霞,巫永华,刘恩岐,李超,陈尚龙. 2016

[5]吡啶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孙志敏,陈群超,黄建颖,李昂. 2016

[6]两种豆浆制备工艺黄酮类物质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研究. 李有宝,华晓曼,陈今朝,胡耀辉,于寒松. 2015

[7]高压脉冲电场对草莓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晓婵,赵伟,杨瑞金,顾艳洁,李春阳. 2013

[8]“紫叶甘薯1号”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国平,赖来展. 2016

[9]高温下芝麻林素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蒙,张丽霞,黄纪念,宋国辉,艾志录. 2016

[10]松乳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廖国会,龙家寰,秦立新,段婷婷. 2018

[11]适宜热烫条件保持双孢蘑菇片品质和颜色. 李静,李顺峰,王安建,陈瑾,田广瑞. 2014

[12]不同采收期红油香椿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王赵改,陈丽娟,张乐,杨慧,梁万平. 2015

[13]芝麻和芝麻油的抗氧化活性. 黄纪念,宋国辉,孙强. 2009

[14]香椿废弃组织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晓敏,杨慧,张乐,史冠莹,梁万平,王赵改. 2016

[15]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廖丹葵,童张法. 2015

[16]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黄丹丹,沈奇,朱秋劲,成梅,罗自生,茅林春. 2016

[17]桑枝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何雪梅,廖森泰,邹宇晓,吴娱明,刘吉平. 2007

[18]鸭舌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周勇军,董乃源,余柳青,王庆钰. 2007

[19]超声结合酶法提取山药多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徐小伟,李振宇,苗敬芝. 2013

[20]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郑义,邵颖,陈安徽,张娜娜.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