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群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力行

作者: 袁力行;张世煌;傅骏骅;李新海;彭泽斌;田志国;李明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群;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0 年 33 卷 0z1 期

页码: 9-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杂种优势群划分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以划分杂种优势群,并在结合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工具.对不同分子标记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SSR标记最适合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系谱分析方法、数量遗传学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是分析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常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双列杂交和NC-Ⅱ方法对中国玉米种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当前玉米育种主要使用3个杂种优势群(DOM,REID,LANCASTER)或5个亚群(四平头,旅大红骨,BSSS,PA,LANCASTER).

分类号: S513.035.1

  • 相关文献

[1]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王明泉. 2010

[2]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划分. 林峰,梁帅强,周玲,赵涵. 2015

[3]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孙立娜,王璐. 2008

[4]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SSR聚类分析. 荣廷昭,杨俊品,潘光堂. 2004

[5]36个贵州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分析. 邱红波,叶雨胜,戴保威,彭忠华. 2009

[6]贵州70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其杂种优势群分析. 杨文鹏,关琦,杨留启,王伟,张文龙,祝云芳,潘敏娜,沈建华,赵致. 2011

[7]玉米抗腐霉茎腐病种质标记基因型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洋,郭成,孙素丽,陈国康,朱振东,王晓鸣,段灿星. 2019

[8]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王若丁,钟鹏,王建丽,高海娟,孙蕊,李伟,徐艳霞,杨曌,李莎莎,王晓龙,刘丽. 2024

[9]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袁力行,傅骏骅,Warburton M,李新海,张世煌,Khairallah M,刘新芝,彭泽斌,李连城. 2000

[10]玉米分子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多样性评价. 王天宇,黎裕. 2000

[11]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的比较. 王明泉. 2009

[12]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可行性. 倪西源,黄吉祥,柳寒,潘兵,赵坚义. 2017

[13]利用SRAP标记划分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 邹小云,宋来强,陈伦林,李书宇,邹晓芬,张建模. 2011

[14]利用SSR标记划分144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刘春晓,李会海,马兰,董瑞,刘强,何春梅,关海英,刘铁山,汪黎明. 2018

[15]基于产量相关性状SSR分子标记的大豆杂种优势群划分. 雷蕾,关哲允,曹士亮,王玉民,林春晶,彭宝,刘鹏,赵丽梅,李志刚,张春宝. 2022

[16]若干国内外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祁志云,李淑君,杨华,邱正高,张亚勤,袁亮,金川,付忠军. 2014

[17]中国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划分与杂优模式研究. 王懿波,王振华,陆利行,王永普,张新,田曾元. 1998

[18]利用SNP标记划分46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杨兆顺,袁文娅,许高平,韩小云,孙天齐. 2018

[19]20份美国中熟玉米杂交种选系及配合力分析. 王俊强,孙善文,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丁昕颖,陈青利. 2019

[20]玉米Glyco-hydro-16糖苷酶家族全基因组的鉴定及其遗传分化. 林峰,葛敏,周玲,赵涵.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