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氮、磷、钾配合施用对白浆土区连作大豆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喜林

作者: 张喜林;周宝库;高中超;刘颖;王始峰;李树南;张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磷钾;连作;大豆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0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17-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平衡施肥的方法,针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需肥规律,调节氮、磷、钾比例,筛选出适宜白浆土区连作大豆生长的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比为N3P4.5K4.5+N3时增产最多,增产348.1 kg.hm-2,增产率为18.6%;其次为N3P4.5K4.5处理,增产率为16.0%。氮磷钾配比为N3P4.5K4.5+N3时,鼓粒期大豆株高增加最多,比对照增加28.4%;大豆鼓粒期叶面积增加到最大,比对照处理增加93.6%。氮磷钾配比为N4P6K6时,结荚期大豆根长比对照增加12.6 cm,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白浆土中连作大豆最好的氮磷钾配比为1∶0.75∶0.75。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王囡囡,张春峰,张洪权,宋英博,孟庆英,朱宝国,李于,樊伟民. 2021

[2]不同大豆品种对氮磷钾肥的响应鉴定研究. 孟凡钢,饶德民,柳伟先,元东林,赵婧,邱强,于德彬,张鸣浩,张伟,闫晓艳. 2020

[3]不同氮磷钾处理大豆苗期主根长和侧根数的QTL定位分析. 梁慧珍,董薇,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伟,许阳,陈鑫伟. 2017

[4]不同营养水平水培条件下幼苗期大豆下胚轴性状QTL定位与上位互作分析. 梁慧珍,董薇,许兰杰,余永亮,杨红旗,谭政伟,夏伟,陈鑫伟. 2018

[5]吉林中部大豆高产氮磷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 2009

[6]轮作和连作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慧,杨继峰,董汉文,王雪娇,张静媛,朱知运,苏二虎,李强. 2016

[7]不同种植方式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王芳,陈井生,刘大伟. 2018

[8]赤峰地区大豆连作年限的影响定位研究. 正月,李峰,周学超,秀梅,娜日娜,赵广军,丁素荣. 2020

[9]大豆长期连作施肥白浆土中锰营养的研究. 王永. 2004

[10]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进闯,王敬国. 2015

[11]大豆连作、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孟凡钢,张鸣浩,饶德民,张伟,邱强,赵婧,闫晓艳,姚丽颖. 2017

[12]大豆在不同轮作体系下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概况. 陈乃实,王振,王丝语,姜晓明,刘念析. 2021

[13]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马子竣,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玲玲. 2020

[14]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变化及其危害. 王金龙,徐冉,王彩洁,撒得山. 2005

[15]大豆连作障碍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汪立刚,沈阿林,孙克刚,武继承. 2001

[16]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孙磊. 2008

[17]长期不同种植模式对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郭金瑞,宋振伟,朱平,高洪军,彭畅,邓艾兴,张卫建. 2016

[18]不同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薛庆喜,杨思平,张玉春,官学凯,杨军,陈良. 2009

[19]大豆连作下土壤环境条件变化的概述. 王金龙,徐冉,陈存来,王彩洁. 2000

[20]河西荒漠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伟,孙建好,赵建华.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