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激素互作对羽扇豆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彬

作者: 张彬;聂磊云;张绍丽;郝燕燕;贾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羽扇豆种子;赤霉素;吲哚乙酸;种子萌发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8 期

页码: 538-543

摘要: [目的]羽扇豆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市场上羽扇豆种苗供不应求,本试验期望可以优化萌发条件,短时间内促进种子萌发,进一步为羽扇豆植株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羽扇豆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处理时间与激素(赤霉素、吲哚乙酸)互作,对羽扇豆种子发芽特性的调控。[结果]赤霉素50mg·L~(-1),吲哚乙酸40mg·L~(-1),处理时间9h的处理组合(T17)对提高羽扇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单株鲜重效果最好;50 mg·L~(-1)赤霉素+60 mg·L~(-1)吲哚乙酸,处理时间为5h,有利于胚轴的伸长;50mg·L~(-1)赤霉素+60mg·L~(-1)吲哚乙酸,处理时间9h,对胚根伸长最有效。[结论]高浓度的赤霉素可能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处理时间对幼苗胚轴、胚根长有一定的影响,T17处理能够提高羽扇豆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低温和植物生长物质对南荻种子萌发的影响. 肖亮,易自力,王学华,杨塞. 2015

[2]半矮秆水稻内源GA与IAA和ABA的含量. 徐建龙,张金渝. 1992

[3]Zn和Cd处理下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王美宁,蔺伟虎,马碧花,李苗苗,田沛. 2019

[4]水稻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能力分析. 刘泽平,王志刚,徐伟慧,陈文晶,吕智航,王春龙,史一然. 2018

[5]多效唑调节水稻植株生长的作用机理. 张远海,汤日圣,高宁,张金渝,吴光南. 1988

[6]矮秆基因对水稻性状控制的机理探讨. 汤日圣,张远海,张金渝,吴光南. 1991

[7]外源激素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欣,张允刚,唐维,马代夫,李强. 2013

[8]3种谷子矮秆突变体对GA_3反应差异的内源激素解析. 陈金桂,周燮,张玉宗. 1996

[9]脱落酸调控种子萌发和休眠的研究进展. 陈熙,吴燕. 2017

[10]2,4-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互作对羊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郭慧琴,任卫波,李平,武自念,万东莉. 2014

[11]报春花属滇海水仙花种子萌发特性. 邵长芬,关文灵,李世峰,宋杰. 2013

[12]正交试验优化唐古特大黄种子活性化处理方案. 李会山,郑曙东,董汇泽,田种存. 2009

[13]施钾和叶面喷施赤霉素对春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金汕,贾永红,孙鹏,刘俊,帕日旦·买提库尔班,谢日排姆·艾柯木,石书兵. 2018

[14]映山红种子特性观测及萌发试验. 李畅,刘晓青,何丽斯,肖政,周惠民,孙晓波,陈尚平,苏家乐. 2019

[15]赤霉素对浙产华重楼种子萌发的影响. 姜武,詹建勇,商建宏,童健全,吴志刚,陶正明. 2020

[16]赤霉素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聂莹莹,徐丽君,辛晓平,杨桂霞. 2020

[17]不同浓度GA_3对东北延胡索种子萌发的影响. 马琳,张舒娜,张亚玉. 2019

[18]不同理化处理对托鲁巴姆种子萌发的影响. 蒋馨,李跃建,刘独臣,刘小俊,梁根云,杨宏,房超. 2015

[19]外源赤霉素浸种对茄子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影响的研究. 李植良,李涛,黎振兴,孙保娟,李颖,徐小万,王恒明. 2018

[20]不同处理方法对光叶红花苕种子发芽的影响. 李傅容,魏凤珍,李争艳,徐智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