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高湿度保鲜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金华
作者: 蔡金华;李国平;赵亚夫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食品科技
ISSN: 1005-9989
年卷期: 2000 年 06 期
页码: 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果树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新栽培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使果品生产蓬勃发展,而果品保鲜日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果品鲜度的直接相关因素是果品内的水分散发量。当水分散发量占果重的 3%~ 5%时,则果品新鲜度严重下降,而果品水分散发量与果品所处的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果品水分散发量与各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大致可用以下模型表达: S=G(1- RH/100)xT/(Ma+ Mb)式中: S—果品水分散发量 (g/s); G—果品表面积 (m2); RH—相对湿度 (% ); T—温度 T时饱和水蒸气压换算成的绝对湿度 (g/m3); Ma—果皮阻碍水分散发的抗值 (s/m); Mb—环境影响水分散发的抗值 (s/m)。 Ma值,在不同种类的果品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桃大致在 600s/m左右,属高散发量类;而李大致在 2300s/m,属低散发量类。 Mb值,主要是环境中风速影响,该值在相对风速为 0 1m/s时达 400s/m, 0 5m/s时达 100s/m,即风速小则 Mb值大。要使得果品长时间保鲜,就必须减缓果品内水分散发量;从模型来看,应减少 S值。因 G、 Ma由果品自身决定,可通过提高 RH值、 Mb值和降低 T值来达到这一要求,也就是说努力制造出高湿、无风 (或弱风 )和低温的果品贮藏环境。 日本农林水产省果品研究部门研制的新型冷藏设备,能将果品贮存于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它极大地延长了果品保鲜天数,克服了以前设备只能形成低温、低湿环境的缺点。目前,已在日本推广应用。 该新型冷藏设备称之为冷热辐射式冷藏装置,是相对于以前的风冷式冷藏装置而言。新型冷藏设备,采用壁面内冷水循环,使壁面全体与设备内果品产生温度差,进行辐射交换,它不同于风冷式冷藏装置利用风扇旋转使设备内空气循环,从而与冷却器强行热交换的冷却方式。冷热辐射式冷藏装置的最大优点是设备内温度与相对湿度能人为控制,并能维持一定水平,能形成高湿度、低温度、无风的良好贮藏环境。 将樱桃品种“香夏锦”置于两种不同冷藏装置中,作冷藏试验,温度都设定在 0℃,试验于 6月 20日进行,每隔 3d测定果重一次,结果见表 1。 6月 20日至 7月 15日,樱桃“香夏锦”在冷热辐射式装置中,水分散发量占果重的比率为 3%;而在风冷式装置中,水分散发比率近 20%。 其它种类的果品贮藏在这两个不同的装置中,保鲜效果几乎同样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水分含量高的梨,在风冷式装置中贮藏,鲜度在几天之内便显著降低,并多数在表面产生皱褶;而在辐射式装置中贮藏,即使在一个月时间内也不存在鲜度降低的问题。优质葡萄,在风冷式装置中贮藏极易出现果粒萎缩,果梗、穗梗褐变;而在辐射式装置中贮藏,在 2个月内,难以发现这一现象。 所以说,冷热辐射式贮藏装置的推广应用是果品保鲜技术的一大进步,它将对果品生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果品高湿度保鲜技术@蔡金华$江苏镇江农科所!丘陵· 212400 @李国平$江苏镇江农科所!丘陵· 212400 @赵亚夫$江苏镇江农科所!丘陵· 212400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及其定殖规律
作者: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柳凤;姚全胜;李国平;魏卿
关键词:杧果细菌性角斑病;野油菜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citri;pv.mangiferaeindicae;GFP标记;质粒;定殖
-
非寄主植物精油对桔小实蝇的驱避效果研究
作者:杨洁;尹伊秀娟;王丽娟;李国平;李裕展;徐建欣;高冠群;詹儒林;王姝逸
关键词:桔小实蝇;精油;非寄主植物;产卵驱避;驱避持效期
-
鳄梨采前果实黑褐色病斑病原鉴定及田间药剂防治
作者:於浩然;吴婧波;詹儒林;姚全胜;李国平;陈晶晶;井敏敏
关键词:黑褐色病斑;油梨炭疽病;刺盘孢;致病性;多基因;防效
-
草地贪夜蛾的冷识别温度及低温胁迫下Hsp70和Hsp90基因的响应
作者:田彩红;张俊逸;党菁;黄建荣;尹新明;李国平;封洪强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冷识别温度;Hsp70;Hsp90;实时荧光定量PCR
-
不同温度下黄带犀猎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
作者:王亚楠;赵胜园;何运转;王根松;黄建荣;田彩红;李国平;封洪强
关键词:黄带犀猎蝽;草地贪夜蛾;温度;捕食作用
-
2019-2021年河南省草地贪夜蛾监测方法与发生特点分析
作者:黄建荣;徐永伟;李国平;胡高;翟保平;崔艮中;王琳;刘杰;王振营;张国彦;封洪强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始发日;种群动态;发生规律
-
溪岸蠼螋对棉铃虫的捕食能力
作者:田彩红;张俊逸;徐存翊;李国平;黄建荣;刘毅;王根松;封洪云;尹新明;封洪强
关键词:溪岸蠼螋;棉铃虫;捕食能力;捕食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