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黑粉菌属3种检疫性真菌rDNA-IGS区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宏

作者: 彭友良;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腥黑粉菌属;小麦光腥黑穗病菌;IGS;特异性引物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6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407-4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发掘腥黑粉菌属检疫性真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种检疫性腥黑粉菌: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foetida)的IG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其IGS1和IGS2区的长度分别为1 511~1 513bp和1 196~1 199bp,G+C含量分别为52.6%和49.0%。用DNA-MAN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3种真菌在IGS1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而IGS2区的保守性很强,没有特异性的碱基位点存在。依据它们在IGS1区序列的差异,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可用于T.foetida的分子检测,这是首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进行鉴定。

分类号: S432.44

  • 相关文献

[1]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鉴别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 刘俭俭,张建民,陈万权,刘太国,高利. 2020

[2]七种骨舌鱼核糖体序列特征及遗传发育分析. 杨叶欣,刘奕,刘超,宋红梅,汪学杰,牟希东. 2022

[3]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4]慢生根瘤菌16S—23S rDNA IGS的RFLP分析. 李俊,曹凤明,李力,樊惠,杨苏声. 1999

[5]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6]特异性引物PCR鉴定鸡球虫种类与卵囊纯度的研究. 王鑫,韩红玉,黄兵,姜连连,赵其平,董辉,韩静芳. 2010

[7]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 郑俊斌,张凤英,马凌波,陆亚男,马春艳. 2009

[8]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彭德良,杨玉文,何月秋. 2008

[9]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耿丽凤,张东升,彭德良. 2011

[10]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similis)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耿丽凤,张东升,彭德良. 2011

[11]烟草拟茎点霉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邢国珍,孙帅,李旭,邱睿,程琨,李博,陈佳敏,何雷,李淑君,郑文明. 2022

[12]基于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西红花快速分子鉴别研究. 蒋超,袁媛,曹亮,金艳. 2015

[13]应用双倍PCR技术快速检测大豆胞囊线虫. S A Subbotin,Maurice Moens,唐文华. 2001

[14]香蕉炭疽菌rDNA ITS区的分子鉴定与检测. 杨腊英,黄华平,唐复润,胡美娇,张世清,黄俊生. 2006

[15]中国南方稻田及其周边环境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徐幸,卓富彦,杨芳,袁斌,彭云良,郭荣,姬红丽. 2023

[16]甘肃党参中花生茎线虫的鉴定与记述. 倪春辉,李惠霞,刘永刚,韩变,石明明,魏雪娟,李文豪,徐雪芬. 2022

[17]副猪嗜血杆菌aroA基因自杀载体的构建. 贺云霞,徐慧,叶飞(等. 2011

[18]利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6种棉花转化体的方法研究. 尹全,刘勇. 2017

[19]西瓜蔓枯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戴富明,刘少华,任小杰,陆金萍,倪秀红,徐敬友. 2006

[20]橡胶树褐根病菌的分子检测. 梁艳琼,吴伟怀,李锐,郑肖兰,郑金龙,习金根,贺春萍,易克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