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宏
作者: 彭友良;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腥黑粉菌属;小麦光腥黑穗病菌;IGS;特异性引物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6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407-4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发掘腥黑粉菌属检疫性真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种检疫性腥黑粉菌: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foetida)的IG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其IGS1和IGS2区的长度分别为1 511~1 513bp和1 196~1 199bp,G+C含量分别为52.6%和49.0%。用DNA-MAN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3种真菌在IGS1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而IGS2区的保守性很强,没有特异性的碱基位点存在。依据它们在IGS1区序列的差异,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可用于T.foetida的分子检测,这是首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该菌进行鉴定。
分类号: S432.44
- 相关文献
[1]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鉴别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 刘俭俭,张建民,陈万权,刘太国,高利. 2020
[2]七种骨舌鱼核糖体序列特征及遗传发育分析. 杨叶欣,刘奕,刘超,宋红梅,汪学杰,牟希东. 2022
[3]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4]慢生根瘤菌16S—23S rDNA IGS的RFLP分析. 李俊,曹凤明,李力,樊惠,杨苏声. 1999
[5]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6]特异性引物PCR鉴定鸡球虫种类与卵囊纯度的研究. 王鑫,韩红玉,黄兵,姜连连,赵其平,董辉,韩静芳. 2010
[7]两种常见外来入侵赤潮藻的PCR鉴定. 郑俊斌,张凤英,马凌波,陆亚男,马春艳. 2009
[8]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彭德良,杨玉文,何月秋. 2008
[9]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耿丽凤,张东升,彭德良. 2011
[10]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similis)特异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耿丽凤,张东升,彭德良. 2011
[11]烟草拟茎点霉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邢国珍,孙帅,李旭,邱睿,程琨,李博,陈佳敏,何雷,李淑君,郑文明. 2022
[12]基于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西红花快速分子鉴别研究. 蒋超,袁媛,曹亮,金艳. 2015
[13]应用双倍PCR技术快速检测大豆胞囊线虫. S A Subbotin,Maurice Moens,唐文华. 2001
[14]香蕉炭疽菌rDNA ITS区的分子鉴定与检测. 杨腊英,黄华平,唐复润,胡美娇,张世清,黄俊生. 2006
[15]中国南方稻田及其周边环境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徐幸,卓富彦,杨芳,袁斌,彭云良,郭荣,姬红丽. 2023
[16]甘肃党参中花生茎线虫的鉴定与记述. 倪春辉,李惠霞,刘永刚,韩变,石明明,魏雪娟,李文豪,徐雪芬. 2022
[17]副猪嗜血杆菌aroA基因自杀载体的构建. 贺云霞,徐慧,叶飞(等. 2011
[18]利用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6种棉花转化体的方法研究. 尹全,刘勇. 2017
[19]西瓜蔓枯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 戴富明,刘少华,任小杰,陆金萍,倪秀红,徐敬友. 2006
[20]橡胶树褐根病菌的分子检测. 梁艳琼,吴伟怀,李锐,郑肖兰,郑金龙,习金根,贺春萍,易克贤.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作者:李泓甫;华为;朱靖环;高利;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鉴别寄主材料;抗叶锈基因;致病类型;毒性频率;毒性多态性
-
玉米种子特异启动子GBSSⅠ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作者:张国珍;范杰英;韦正乙;坚伟宁;左朋;郑大浩;邢少辰
关键词:玉米;GBSSⅠ启动子;转录活性;农杆菌介导法;Gus染色
-
270份冬麦品种(系)对光腥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者:王昕;沈煜洋;张子豪;马骏豪;高海峰;刘太国;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光腥黑粉菌;抗性评价;冬小麦;农艺性状
-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与综合防控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作者:刘文德;代玉立;邵小龙;张昊;陈华民;靳怀冰;刘文文;彭焕;张丹丹;李智强;钱国良;刘太国;陈捷胤
关键词:农作物病害;灾变机制;综合治理;监测预警;绿色防控
-
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编码效应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许停;刘太国;高利;陈万权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g989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
-
我国小麦秋苗条锈病发生规律及其区间菌源传播关系
作者:陈万权;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秋苗发病;生态区系;秋季菌源;春季菌源;区间传播
-
条锈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研究
作者:金小靖;康晓慧;陈万权;蒋欣东;刘太国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产量;经济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