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AFLP-SCAR标记的遗传图谱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艳秋

作者: 李艳秋;王立新;苏志芳;孙庆林;赵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SCAR标记;遗传连锁图;染色体定位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8 年 04 期

页码: 7-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片段的序列开发了大量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序列特征化扩增区域)标记,为了对这些标记进行染色体定位,以小麦品种"京花1号/小白冬麦"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和"农大015/复壮30"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为作图群体,选用在DH群体双亲间的339个多态性标记和在RIL群体双亲间的343个多态性标记分析作图群体各个株系的基因型,利用连锁分析软件QGA station 1.0,构建了16个连锁群,将其中28个AFLP-SCAR位点定位在11条染色体上。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高产小麦品种川麦42产量性状QTL分析. 邓光兵,张海莉,李俊,万洪深,潘志芬,杨武云,余懋群,龙海. 2017

[2]‘百农64’ב京双16’小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王竹林,刘曙东,刘惠远,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 2006

[3]小麦材料CH1532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孔佳茜,郭慧娟,乔麟轶,李欣,贾举庆,张树伟,常利芳,阎晓涛,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20

[4]小麦新种质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林志珊,陈孝,马有志,徐世昌,张增艳,辛志勇,王辉. 2005

[5]TaDEP1基因在普通六倍体小麦及其供体种中的保守与分化. 张锴,李爱丽,张兰,赵光耀,孔秀英,贾继增,徐吉臣,毛龙. 2011

[6]普通小麦花发育基因TriFVE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 郑永胜,郭军贤,张艳,武晓阳,李立会,刘伟华. 2012

[7]小麦生长素结合基因TaABP1-D的表达与染色体定位. 李欣,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李建波,畅志坚,乔麟轶. 2015

[8]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春鑫,许为钢. 2009

[9]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AFLP和SSR标记及其染色体定位. 李韬,张增艳,林志珊,陈孝,高珊,辛志勇. 2005

[10]小麦耐盐种质的筛选鉴定和耐盐基因的标记. 刘旭,史娟,张学勇,马缘生,贾继增. 2001

[11]小麦亚硝酸还原酶基因及调控序列克隆、定位和表达分析. 佘茂云,陈朵朵,冯晨,杜丽璞,叶兴国. 2011

[12]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 殷学贵,尚勋武,庞斌双,宋建荣,曹世勤,李金昌,张学勇. 2006

[13]小麦白粉病菌诱导的TaWRKY34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秦伟,赵光耀,曲志才,张立超,段佳磊,李爱丽,贾继增,孔秀英. 2010

[14]小麦幼苗磷利用率及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曹红星,张正斌,孙程旭,徐萍,赵鸿彬. 2009

[15]小麦TaMS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于月华,张跃强,海热古力·阿不力孜,刘真芳,梁小莉. 2014

[16]小麦耐热性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 陈希勇,赵爱菊,李亚军,刘玉萍. 2007

[17]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AFLP标记及SCAR转化. 朱启迪,翁群珠,张改生,张姣,巨岚,于永昂,牛娜,王军卫,马守才. 2014

[18]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 许红星,刘红彦,李锁平,郅玉宝,杨共强,何文兰,宋玉立. 2004

[19]鲤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王宣朋,孙效文,李文升,张天奇,李超. 2011

[20]烤烟几种化学成分的QTL初步分析. 肖炳光,卢秀萍,焦芳蝉,李永平,孙玉合,郭兆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