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体系优化及愈伤组织褐化原因剖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毛小辉
作者: 肖开转;王进兰;郑燕梅;蔡秋华;张建福;谢华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籼稻;93-11;组织培养;褐化;原因分析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9 期
页码: 1319-13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转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粳稻品种(Oryza sativa ssp.japonica)中,但迄今未能找到适合于籼稻品种(O.sativa ssp.indica)高效遗传转化的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籼稻品种的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的严重褐化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为材料,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拟合,预测数学模型,研究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浓度、N6-呋喃甲基腺嘌呤(kinetin,KT)浓度和碳源中蔗糖和麦芽糖的比例对籼稻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93-11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成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2.92 mg/L 2,4-D、0.59 mg/L KT、16.37 g/L蔗糖和13.63 g/L麦芽糖;并以此优化培养基继代籼稻愈伤组织。为了研究93-11愈伤褐化的原因,采用组织学与解剖学方法,观察93-11正常愈伤组织和褐化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两者的表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正常愈伤组织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褐化愈伤组织表面结构看似光滑,但是放大后发现这种平滑结构是由于所有细胞失去规则圆形变为无活性扁平状,且细胞不易成团,细胞之间空隙小而少形成的。用q RT-PCR技术分析了褐化相关基因在褐化愈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切伤后与褐化相关的基因生长素输入载体1基因(auxin1,AUX1)和蔗糖非依赖1蛋白激酶2基因(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nrotein kinase 2,Sn RK2)的表达量虽然都比较低,但是在93-11成熟胚诱导的正常愈伤组织和褐化愈伤组织中存在明显差异,而酚类物质氧化途径中与酚类物质合成的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多酚氧化酶基因(polyphenol oxidase,PPO)在正常愈伤组织还是褐化愈伤组织中都没有检测到表达量。发现组织培养切伤是愈伤组织褐化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阐明愈伤组织的褐化机理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四数九里香组织培养(简报). 高营营,韩晓华,张露,黄天琨,林贵美. 2015
[2]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防褐化及玻璃化研究. 付崇毅,姜伟,王建国,杜金伟. 2016
[3]非洲菊叶外植体组培中影响褐化因素及机理初探. 夏小环,王静,尹梅,陈志伟,陈善娜. 2006
[4]草莓茎尖组织培养防褐化技术优化研究. 付崇毅,姜伟,郝利清,王建国,杜金伟. 2016
[5]影响芸苔属植物(Brassica)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因素. 杜建中,王景雪,孙毅,陈国娥,赵志国. 2004
[6]减少秋石斛在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研究. 陈亚鸿,洪磊,陈雄庭. 2009
[7]小麦细胞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叶兴国,林志珊,杜丽璞,徐惠君,殷桂香,王美蛟,陶丽莉,张悦,魏亦勤,任贤,韩晓峰,孙伟珊,马员春,徐琼芳,辛志勇. 2009
[8]三种试剂对东方杉(Taxodiummucronatum×Cryptomeriafortunei)愈伤组织抑制褐变的影响. 周音,张建军,张智奇,顾佳清,沈烈英,竺唯杰,潘士华,叶增基,王军,唐雪元,沈根华. 2005
[9]牡丹组织培养若干影响因子研究. 殷丽青,王新其,胡永红,刘炤,李秀芬,张建军. 2012
[10]外植体取材时期对地涌金莲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 尹桂芳,孙玲,马继琼,孙道旺,杨奕,王玲,罗红梅,蒋晓云,陈燕萍. 2015
[11]自由人槭‘秋焰’(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组培的褐变控制研究. 招雪晴,苑兆和,徐榕,尹燕雷,冯立娟. 2010
[12]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刘真华,葛红,郭绍霞,刘洪涛,曹灿景,周玉杰,李秋香. 2005
[13]茶树组织培养常见问题研究进展. 李解,唐敏,翟秀明,侯渝嘉. 2020
[14]兰花组织培养的褐化现象及控制研究进展. 易春,李青峰,曾斌,文帅. 2014
[15]不同光照强度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赵伶俐,葛红,范崇辉,印芳,李秋香,周玉杰. 2006
[16]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减轻外殖体褐化的方法研究. 尤海波,司亮. 2009
[17]甘蔗茎尖脱毒及再生苗扩繁中培养条件的优化. 陈敏敏,孙建. 2015
[18]3种抗氧化剂对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组织培养污染及褐化的影响. 周音,张智奇,张建军,顾佳清,顾旭忠,徐桂林. 2007
[19]复合抗氧化剂对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组织培养的影响. 周音,张建军,殷丽青. 2013
[20]红豆杉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防控策略. 韩晓华,高营营,张露,黄天琨,林贵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野香优669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朱永生;魏毅东;李齐向;郑菲艳;蔡秋华;董瑞霞;陈丽萍;蒋家焕;吴方喜;谢华安;张建福
关键词:杂交水稻;香稻;野香优669;优质;抗病
-
一年生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株高和分蘖的QTLs鉴定
作者:蒋家焕;蔡秋华;魏毅东;刘峰;陈丽萍;朱永生;张建福
关键词:一年生野生稻;'福恢676';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株高;有效分蘖数
-
籼型三系不育系'福农A'的选育及其综合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涂诗航;连玲;洪永河;周鹏;郑菲艳;郑家团;张建福
关键词:籼型三系不育系;’福农A’;稻瘟病抗性;综合农艺性状
-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福香占糯稻新种质
作者:魏林艳;樊佳星;张敏;王进兰;谢鸿光;魏毅东;张建福
关键词:基因编辑;糯稻;福香占;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基因
-
"内10优7185"在尤溪作再生稻示范,头季+再生季喜获丰收
作者:蔡秋华
关键词:
-
水稻所水稻抗逆分子育种团队在水稻种子活力和耐盐碱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作者:王福祥;张建福
关键词:
-
水稻优良恢复系福恢676的粒形及米质分析
作者:连玲;周鹏;郑菲艳;朱永生;郑燕梅;王福祥;何炜;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关键词:福恢676;粒形;米质;Wx基因;基因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