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统计学解析我国四大烧鸡菜肴制品滋味物质图谱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祥祥

作者: 孙祥祥;喻余梅;杨欣宇;孟德娟;李文浩;刘欢;张德权;王振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四大烧鸡;菜肴;滋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电子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期刊名称: 肉类研究

ISSN: 1001-8123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3-20

摘要: 以我国典型民族菜肴四大烧鸡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滋味物质,并计算其味精当量值和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我国四大烧鸡菜肴的滋味图谱。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烧鸡菜肴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沟帮子熏鸡菜肴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63.66~396.96 mg/100 g;通过TAV分析发现,谷氨酸对沟帮子熏鸡菜肴呈鲜味特征有显著贡献,肌苷酸对道口烧鸡菜肴呈鲜味特征有显著贡献;电子舌结果表明,我国四大烧鸡菜肴滋味存在差异;通过PCA、PLS-DA和HCA均可直观对我国四大烧鸡菜肴进行有效区分,不同烧鸡的鲜美滋味并不是由单一氨基酸和游离核苷酸决定的,鲜味、甜味和苦味氨基酸间的平衡以及与核苷酸的协同作用,导致我国四大烧鸡菜肴滋味特征不同,其中甜味、咸味、酸味、总氨基酸、苦味、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鲜味8个变量是影响我国四大烧鸡滋味特征差异的重要指标。

分类号: TS251.67

  • 相关文献

[1]电子舌在工夫红茶甜纯滋味特征评价中的应用. 姚月凤,王家勤,滑金杰,许琦,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董春旺,李佳. 2019

[2]普洱茶滋味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吕海鹏,张悦,杨停,施江,林智. 2016

[3]永川秀芽活性成分及滋味特征分析. 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钟应富,罗红玉,邬秀宏,吴全. 2022

[4]4种胡椒产品水煮后对滋味影响的电子舌分析. 谷风林,贾雯,吴桂苹,朱红英. 2018

[5]池塘养殖"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滋味特征. 刘洪波,薛竣仁,唐静,任黎华,姜涛,陈修报,杨健. 2024

[6]米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在猕猴桃酒中的应用. 李华佳,袁怀瑜,董蕴,朱永清,郭壮. 2018

[7]基于电子舌技术分析不同采收期紫菜的滋味特征. 曹荣,赵玲,王联珠,孙慧慧,刘淇. 2019

[8]基于不同冲泡条件宜红工夫茶滋味品质评价. 王银诚,袁海波,李佳,董春旺,滑金杰,江用文. 2017

[9]基于电子舌对不同品种鲜莲子滋味成分的分析. 杨银爱,郜海燕,牛犇,陈杭君. 2023

[10]超快速冷却对冷鲜羊肉风味品质的影响. 颜统晶,张德权,李欣,刘欢,方菲,刘珊珊,王素,侯成立. 2022

[11]蓝圆鰺腌干工艺中组织蛋白酶与游离氨基酸和滋味形成的关系. 吴燕燕,曹松敏,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陈胜军. 2018

[12]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肌肉中滋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郭建港,何玉英,王琼,郑礼,李健. 2022

[13]大黄鱼成鱼养殖阶段滋味物质分析. 郭全友,张秀洁,姜朝军. 2019

[14]不同来源和年份诺邓火腿的理化和呈味性质. 刘毕琴,王馨蕊,赵文华,李会民,李宏,张军军,史巧. 2021

[15]时尚菜肴——可食用花卉. 汪禄祥,黎其万,张云倩. 2006

[16]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侵染贵州火龙果的病毒. 郑乾明,王壮,彭志军,马玉华,蔡永强. 2017

[17]马铃薯X病毒黑龙江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张威,白艳菊,申宇,高艳玲,范国权,耿宏伟,王魏,孟宪欣. 2010

[18]核苷酸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林海涵,王秀娟,张琴星,马恒甲,方怀义,吴玉波. 2019

[19]禽白血病病毒多重PCR检测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管宏伟,吴润,赵春林,刁小龙,罗鹏,何轶群. 2012

[20]酵母提取物和迷迭香提取物对鲈鱼风味的影响. 姚晓波,熊光权,乔宇,汪兰,吴文锦,丁安子,李新,石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