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对下茬冬小麦氮肥运筹及其子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文利
作者: 秦文利;张立锋;智健飞;谢楠;刘振宇;冯伟;潘璇;代云霞;刘忠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禾豆间作;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河北农业科学
ISSN: 1008-1631
年卷期: 2024 年 28 卷 005 期
页码: 38-47
摘要: 研究夏玉米—夏大豆间作模式的氮素优势对下茬冬小麦氮肥运筹、子粒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特征,可为冬小麦氮肥优化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夏玉米—夏大豆间作与冬小麦周年轮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田间二因素裂区设计,以冬小麦上茬作物种植模式为主处理,设夏玉米—夏大豆间作模式、夏玉米单作模式2种;以冬小麦氮肥施用量为副处理,设常规施肥(氮肥用量225.0 kg/hm2)、减氮20%(氮肥用量180.0 kg/hm2)、减氮50%(氮肥用量112.5 kg/hm2)、减氮100%(不施氮肥)、增氮20%(氮肥用量270.0 kg/hm2)、增氮50%(氮肥用量337.5 kg/hm2) 6个水平。测定冬小麦的穗部农艺性状、子粒产量、子粒品质指标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分析上茬种植模式和下茬施氮水平对冬小麦各指标的影响特征;并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不同模式的下茬冬小麦子粒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得到冬小麦子粒产量最高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与夏玉米单作模式相比,夏玉米—夏大豆间作模式能有效改善冬小麦穗部性状,分别显著提高冬小麦穗长0.37 cm、结实小穗数1.23个,明显降低不孕小穗数0.28个,为冬小麦增产奠定基础。在夏玉米—夏大豆间作模式下,冬小麦子粒产量、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 076.05、2 173.75 kg/hm2;子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分别显著提高0.34%、0.89%、2.34 mL;地上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39.01 kg/hm2、23.52%、6.12 kg/kg,土壤氮依存率显著降低9.24%;纯收入显著提高2 905.34元/hm2。夏玉米—夏大豆间作模式下茬冬小麦的最佳施氮量为213.00 kg/hm2,较夏玉米单作模式的下茬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减少32.04 kg/hm2,节氮率为13.08%。与夏玉米单作模式相比,夏玉米—夏大豆间作模式在提高下茬冬小麦子粒产量、品质和纯收入的同时,还实现了氮肥减施和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华北平原区,夏玉米—夏大豆间作与冬小麦周年轮作模式是一种节本、降耗、增产、增效的环境友好型粮食生产模式。
分类号: S565.1%S512.11%S513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最佳配比研究. 李伟,李絮花,董静,林治安. 2014
[2]基施树脂包膜尿素替代追肥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薛亚光,韩笑,刘海翠,石吕,李赢,魏亚凤,石晓旭,杨美英,刘建. 2022
[3]新型增效尿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荣辉,王华云,姜新,董艳红,郭跃升,李俊林,丁辉. 2022
[4]不同类型高效氮肥对麦茬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海涛,吴小宾,王江涛,沈玉文,刘苹,宋效宗. 2020
[5]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孔令安,冯波. 2008
[6]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N2O排放的影响. 李新美,齐红志,何家帅,杨康娜,魏跃鹏,郭航兆,孙磊康,李孝永,贾绪存,李玉霞,李荣发,王群. 2024
[7]新型氮肥对水稻生长、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艳,曲航,邢月华,王晓辉,宫亮. 2023
[8]不同释放天数包膜控释尿素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衣文平,屈浩宇,许俊香,刘亚平,赵玲,肖强,武良,曹兵,徐秋明. 2012
[9]氮肥运筹对机插双季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王秀斌,徐新朋,孙静文,梁国庆,刘光荣,周卫. 2016
[10]安徽省江淮地区直播油菜氮肥效应研究. 武际,胡鹏,杨友斌,许征宇,张晓玲,郭熙盛,鲁剑巍. 2011
[11]氮肥用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韩宝文,王激清,李春杰,刘社平. 2011
[12]包膜控释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丽英,张彦才,王凯辉,李若楠,李巧云,陈丽莉,翟彩霞. 2008
[13]冬小麦氮养分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研究. 马志远,赵萍萍,王宏庭. 2011
[14]尿素硝铵溶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刘学彤,杨军芳,黄少辉,贾良良,邢素丽,杨云马,王欣雅,刘子轩. 2019
[15]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对砂姜黑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太魁,寇长林,郭战玲,张香凝. 2021
[16]新型氮肥对潮土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岳克,钟雯瑾,宋晓,张珂珂,郭斗斗,黄绍敏,杨自超,张水清. 2020
[17]不同缓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学彤,贾良良,杨云马,杨军芳,杨振立. 2020
[18]氮肥追施时期及包膜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李若楠,王丽英,张彦才,刘孟朝,翟彩霞,陈丽莉. 2010
[19]有机质包膜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殷文鹏,袁亮,李絮花,林治安,赵秉强. 2011
[20]河北省冬小麦主产区控释尿素应用效果研究. 韩宝文,贾良良,刘小玲,李春杰,邢素丽,刘孟朝.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级调控下的大豆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作者:任桂英;古愉川;李平;冯伟;张先锋;曹中华;周晓晖;李英;李果
关键词:小型联合收割机;大豆割台;仿形机构;高度控制;多级调控
-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作者:秦文利;张静;肖广敏;崔素倩;叶建勋;智健飞;张立锋;谢楠;冯伟;刘振宇;潘璇;代云霞;刘忠宽
关键词:毛叶苕子;施氮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
-
不同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苜蓿青贮品质和霉菌数量的影响
作者:贾海阔;吴春会;祖晓伟;刘振宇;陈欢;刘震灵;王明亚;李秋凤
关键词:添加剂;贮藏时间;苜蓿;青贮品质;微生物数量
-
河北滨海盐碱地雨养旱作紫花苜蓿蒸散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作者:张立锋;谢楠;崔素倩;孙国通;冯伟;石嘉琦;潘璇;智健飞;秦文利;李建明;张洪发;李亚楠;刘振宇;刘忠宽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雨养旱作;紫花苜蓿;蒸发;蒸腾;Shuttleworth-Wallace模型
-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16个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作者:石嘉琦;谢楠;崔素倩;孙国通;潘璇;张立锋;刘忠宽;刘振宇;张洪发;李亚楠;杨青川;龙瑞才
关键词:紫花苜蓿;品种;耐盐性;层次分析;综合评价;聚类分析
-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秦文利;智健飞;谢楠;张立锋;刘忠宽;刘振宇;冯伟;潘璇;代云霞
关键词:毛叶苕子;减量施氮;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土壤供氮能力
-
水氮处理对谷子内源激素脱落酸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作者:于肖;牛佳红;陈二影;秦岭;杨延兵;黎飞飞;刘振宇;管延安
关键词:谷子;施氮处理;水分胁迫;脱落酸;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