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区惠平

作者: 周柳强;黄金生;曾艳;韦运兰;黄美福;谢如林;刘昔辉;谭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田;施氮量;氨挥发;田面水氮含量;降低措施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3 年 44 卷 11 期

页码: 1851-185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为解决稻田氮素低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双季稻田间试验,采用动态室法监测基肥和穗肥施用不同用量氮素后的土壤氨挥发特征及田面水氮形态含量特征。【结果】早稻基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于施肥后第5 d出现,第9 d接近对照水平;晚稻同期及穗肥期土壤氨挥发损失峰值均于施肥后第1 d出现。基肥氨挥发损失量低于穗肥,晚稻高于早稻。早、晚稻平均氨挥发损失率分别为12.99%和21.79%。施氮提高氨挥发损失量和累积损失量,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地增加。氨挥发损失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氨挥发损失量和磷肥施用量均与田面水铵态氮、硝态氮和溶解性总氮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施氮通过提高田面水氮含量促进稻田氨挥发损失。通过合理施肥、改变肥料特性等措施降低施肥后田面水中氮含量降低,从而减少稻田土壤氨挥发损失。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酸性茶园土壤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峰,陈玉真,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尤志明. 2016

[2]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麦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刘红梅,庞凤梅,赖欣,杨殿林. 2012

[3]华北平原中部夏玉米农田不同施氮水平氨挥发规律. 山楠,赵同科,杜连凤,安志装,何艳洁,郝玉翠,孙秀君,串丽敏. 2020

[4]不同施氮量对紫色土大白菜季产量和氨挥发的影响. 林超文,刘海涛,王宏,张建华,朱永群,姚莉,王谢. 2018

[5]施氮量和田面水含氮量对紫色土丘陵区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朱波,林超文,庞良玉,张建华,罗付香,朱永群,易丽霞. 2014

[6]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田氨挥发规律研究. 山楠,赵同科,毕晓庆,安志装,赵丽平,杜连凤. 2014

[7]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 孙桂兰,韩迎春,冯璐,杨北方,雷亚平,熊世武,张正贵,王占彪,李亚兵. 2019

[8]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李艳,唐良梁,陈义,吴春艳,唐旭,计小江. 2015

[9]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王大鹏,马照娜,吴敏,韦家少,张先,王桂花,詹杉,茶正早. 2022

[10]湖南典型双季稻田氨挥发对施氮量的响应研究. 石丽红,田发祥,霍莲杰,纪雄辉. 2013

[11]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王淳,周卫,李祖章,刘秀梅,孙刚. 2012

[12]基施氮肥对麦田冬前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山楠,毕晓庆,杜连凤,安志装,赵丽平,赵同科. 2013

[13]葡萄酒及果露酒中的甲醇及降低措施. 于清琴,张颖超,王咏梅,杨立英,史红梅. 2019

[14]贵草1号多花黑麦草冬闲田种植利用研究. 陈超,龙忠富,莫本田,张明钧. 2008

[15]65%草甘膦可溶性粒剂在柑橘园中的除草效果. 叶建国,梁克宏,蒲占湑,黄振东. 2010

[16]种植杂交稻对甲烷排放及土壤产甲烷菌的影响. 段彬伍,卢婉芳,陈苇,陆雅海,郭望模,WassmannR,LantinRS. 1999

[17]水稻田浮萍草综合防治技术. . 2016

[18]桦甸市水稻田主要杂草及防除对策. 韩喜福,苏仕卫,王炳志,王敏谦,方淑琴,申延国,方向前. 2019

[19]申嗪霉素1%悬浮剂在水稻及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占绣萍,平新亮. 2010

[20]水稻田不同整地方法的成本研究. 薛飞,卢景忠,邱贵春.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