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孟津冬小麦生产潜力长周期定量模拟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姜志伟

作者: 姜志伟;武雪萍;华珞;蔡典雄;逄焕成;吴会军;姜涛;郑妍;李银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DSSAT模型;冬小麦;生产潜力;潜在水分利用效率;现实水分利用效率;开发度;洛阳孟津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9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984-9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洛阳孟津地区气象数据库、土壤数据库、作物数据库和多年田间试验数据库为基础,应用DSSAT作物生长模型估算了当地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并对节水潜力及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孟津地区46年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为7571~10965kg·hm-2,平均9209kg·hm-2,此值可作为当地补灌区产量的上限参考值;光温水生产潜力为3957~7450kg·hm-2,平均5510kg·hm-2,仅占光温生产潜力的59.8%,此值可作为雨养冬小麦产量的上限参考值。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降水量为226.29mm,不及需水量的一半,平均水分亏缺量占生育期降水量比例高达72.5%,平均水分满足率为66.4%,生育期水分亏缺成为影响洛阳孟津地区旱作冬小麦生产发展的首要障碍。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降雨年型冬小麦潜在水分利用效率变幅较大,波动范围为12.06~22.94kg·hm-2·mm-1,46年均值为16.94kg·hm-2·mm-1。近8年旱作冬小麦现实水分利用效率仅占潜在水分利用效率的58.5%,平均光温水生产潜力开发度为60.5%。结果表明,洛阳孟津地区冬小麦节水潜力较大,采用合理的节水农业措施,加强农田建设,改善地力,增强土壤储水蓄水能力,高效利用降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今后提高冬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洛阳旱地夏玉米生产潜力长周期定量模拟与评价. 姜志伟,武雪萍,华珞,蔡典雄,逄焕成,吴会军,姜涛,郑妍,李银坤. 2009

[2]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3]两种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的比较. 张建涛,李国强,陈丹丹,冯晓,郑国清. 2016

[4]基于DSSAT模型河北省冬小麦优化栽培管理方式模拟研究. 葛连兴,李迎春,彭正萍,贺勇,潘婕,韩雪,李鸿池. 2019

[5]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贡付飞,查燕,武雪萍,黄绍敏,徐明岗,张会民,刘海龙,姜志伟,王小彬,蔡典雄. 2013

[6]闻喜县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及增产途径. 贺福中,郭志利. 1992

[7]甘肃河西地区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分析. 刘效华,刘建华,虎梦霞. 2010

[8]洛阳孟津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组建. 姜志伟,武雪萍,华珞,蔡典雄,逢焕成,吴会军. 2009

[9]干旱绿洲农田春小麦耗水规律及农业用水变化研究. 王淑芬,贾永国,赵贺清. 2010

[10]基于DSSAT模型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春小麦灌溉模式优化研究. 魏玉清,沈强云,郝正刚. 2019

[11]基于DSSAT模型的1961-2017年东北地区马铃薯潜在单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徐瑞阳,何英彬,赵锡海,罗善军,杨近鹏,于金宽,朱娅秋,赵畅,李志强. 2021

[12]长期有机无机配施黑土土壤有机碳对农田基础地力提升的影响. 查燕,武雪萍,张会民,蔡典雄,朱平,高洪军. 2015

[13]未来气候变化对宁夏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孙芳,林而达,李剑萍,熊伟. 2007

[14]基于DSSAT模型的宁夏马铃薯生产的适应对策. 孙芳,林而达,李剑萍,熊伟. 2008

[15]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杜建涛,何文清,Vinay Nangia,严昌荣,Mobin Ahmad,刘爽,刘勤. 2008

[16]DSSAT模型对长期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改良措施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及验证.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17]DSSAT-SUBSTOR马铃薯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适宜性评价. 段丁丁,何英彬,于金宽,刘莉,徐瑞阳,李文娟. 2019

[18]基于DSSAT模型的宁夏玉米-土壤氮循环及其产量敏感性分析. 金建新,李凤霞,周丽娜. 2017

[19]规模化猪场成本养殖能抱"金娃"吗?. 武英. 2005

[20]辽西低山丘陵区聚水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郑国相.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