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粒花生主要脂肪酸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建国

作者: 李建国;薛晓梦;张照华;王志慧;晏立英;陈玉宁;万丽云;康彦平;淮东欣;姜慧芳;雷永;廖伯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单粒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高油酸;育种方法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012 期

页码: 1891-18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花生营养价值和货架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储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花生加工企业的喜爱.因此,培育高油酸品种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建立快速、高效、准确检测花生中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无损方法是加快花生脂肪酸改良和高油酸品种选育进程的重要技术保障.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可以非破坏性地快速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其中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07,均方差为3.463;亚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8,均方差为2.824;棕榈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24,均方差为0.782.使用100粒花生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近红外预测值与化学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0和0.71,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单粒花生中这3种脂肪酸的含量.本研究借助该模型建立了一种不依赖分子标记的快速、高效选育高油酸花生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高油酸花生育种,选育出高油酸花生品种中花215.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育种应用. 吕建伟,饶庆琳,姜敏,田永国,卓琴,胡廷会,成良强,王金花,王军. 2023

[2]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曲艺伟,张鹤,韩笑,李雪莹,王传堂,王丕武,姚丹,张君. 2019

[3]向日葵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相关miRNA的挖掘和表达分析. 周菲,王文军,黄绪堂,马军,吴立仁,王静,谢鹏远,刘岩. 2023

[4]油菜籽含油量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模型的修正. 王丽萍,赵兴忠,陈文杰,田建华,李殿荣. 2013

[5]花生籽仁中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群体模型的建立及在突变体筛选中的应用. 卞能飞,童飞,巩佳莉,孙东雷,沈一,王幸,邢兴华,王晓军. 2022

[6]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在高糖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雷永,王志慧,淮东欣,高华援,晏立英,李建国,李威涛,陈玉宁,康彦平,刘海龙,王欣,薛晓梦,姜慧芳,廖伯寿. 2021

[7]烤烟叶片身份和结构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其近红外模型研究. 付秋娟,杜咏梅,常爱霞,王恩中,岳山. 2009

[8]花生籽仁膳食纤维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 董敬超,王虹,于树涛,张健,孙泓希,尤淑丽,殷业超,张英. 2023

[9]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的大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快速检测. 王丽萍,陈文杰,赵兴忠,张新. 2019

[10]近江牡蛎冻干组织糖原含量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王岩,吴彪,刘志鸿,陈夕,于涛,王振原,孙秀俊,周丽青,郑言鑫. 2023

[11]近红外预测红三叶异黄酮含量的模型研究. 贾聪俊,张正丽,高洪文,庞永珍,王赞. 2016

[12]分子标记和近红外技术辅助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66. 王秀贞,唐月异,吴琪,朱立贵,孙全喜,王志伟,宫清轩,徐建志,于树涛,房超琦,王传堂. 2016

[13]分子标记和近红外技术辅助选育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662. 王秀贞,唐月异,吴琪,朱立贵,孙全喜,王志伟,宫清轩,徐建志,于树涛. 2016

[14]EMS诱变甘蓝型油菜获得高油酸突变体. 黄永娟,张凤启,杨甜甜,刘葛山,蒋守华,陈健美,管荣展. 2011

[15]耐盐碱高油酸花生田间鉴定筛选研究. 苏江顺,王传堂,程学良,杨君,王志伟,彭浩,谭程友,邵俊飞,杨同荣. 2017

[16]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花育961的选育. 王传堂,王秀贞,唐月异,吴琪,孙全喜,杨伟强,宫清轩,李贵杰,杨传得. 2014

[17]高油酸新、陈花生所结种子的种用品质与营养品质研究. 张青云,王传堂,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张建成,李军,刘峰,王豪. 2016

[18]转基因甘蓝型油菜品系W-4高油酸性状遗传分析. 申爱娟,陈松,周晓婴,戚存扣. 2013

[19]辽宁高油酸花生种植技术. 张明威,于国庆,于树涛,于洪波,史普想. 2018

[20]花生硬脂酰-ACP酸脱饱和基因FAB2表达的分子机制. 刘浩,鲁清,李海芬,李少雄,陈小平,梁炫强,洪彦彬.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