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杂交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倚帆

作者: 刘倚帆;谭秀文;游伟;张相伦;姜富贵;宋恩亮;万发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联合消化法;细胞鉴定;核型分析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2278-22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建立肉用杂交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研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营养吸收、免疫调控及肠道屏障功能提供原代细胞培养模型.选用新生未吮乳的肉用杂交犊牛的空肠组织,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法对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应用相差消化法和相差贴壁法对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纯化.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免疫荧光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法来鉴定细胞.结果表明:1)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法得到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经纯化后得到90%以上纯度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代至10代以上; 2)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的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细胞增殖规律; 3)免疫荧光鉴定犊牛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表达角蛋白13和绒毛蛋白; 4)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边缘有微绒毛结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清晰可见; 5)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细胞内含有60条染色体,形态正常,呈二倍体核型.综上所述,应用胶原酶Ⅰ和中性酶联合消化及相差贴壁纯化成功得到犊牛小肠上皮细胞,为研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吸收、免疫调控和肠道屏障功能提供了细胞素材.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早期断奶犊牛小肠上皮细胞能量利用的研究. 周玉香,张培松,卢德勋. 2009

[2]利用猪子宫三种体外培养细胞构建三维医学模型. 王有柱,梁素丽,白修云,马月辉,关伟军. 2007

[3]肉牛肌肉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其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谭秀文,游伟,刘晓牧,靳青,魏晨,万发春,张相伦. 2020

[4]牛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比较及细胞特征鉴定. 高美红,白佳桦,肖霖力,杨凌,许晓玲,刘彦. 2022

[5]猪脑心肌炎病毒纳米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罗亚坤,王静,史利军,梁琳,蔺文成,崔尚金. 2015

[6]利用杜洛克猪子宫三种体外培养细胞构建三维医学模型. 王有柱,梁素丽,白修云,关伟军,马月辉. 2006

[7]鸡小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NLRP3在该细胞中的表达. 陶志云,朱春红,徐文娟,姬改革,李慧芳. 2016

[8]谷胱甘肽对实验性离体鸡小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干预研究. 陈群,魏炳栋,李林,于维,邱玉朗. 2016

[9]鸡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研究进展. 王晓亮,顾宪红,郑冬梅. 2010

[1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诱导的天然免疫应答. 刘平黄,符芳,潘巧,应兰,陈建飞,冯力. 2014

[11]丙酸对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宁丽丽,詹康,霍俊宏,占今舜,彭程,杨天宇,赵国琦. 2021

[12]小肠上皮细胞培养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周玉香,张培松,卢德勋,孙海洲,高民. 2006

[13]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猪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聂新志,蒋宗勇,林映才,郑春田,周桂莲,汪仕奎,王丽. 2012

[14]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 伊六喜,包宝音巴图,高风云,张辉,贾霄云,张立华,任龙梅,斯钦巴特尔. 2014

[15]锦鸡儿属植物4个种的核型分析. 段永红,李素清,牛西午,孙毅. 2006

[16]蓖麻蚕联会复合体核型分析. 王运湘,施立明. 1990

[17]东方百合三倍体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姜锐,郑思乡,赵宁,张朝君,向仕华,彭磊,吴福川. 2008

[18]6个紫花苜蓿材料的核型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张雪婷,杨文雄,杨芳萍,师尚礼,尹国丽. 2011

[19]大西洋和费乌瑞它马铃薯品种的核型分析. 杨通静,陶刚,黄永会,朱英,刘作易. 2012

[20]锦鸡儿属植物染色体制片与3个种的核型分析. 牛西午,田如霞,李贵全,畅志坚.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