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抑制剂对我国蔬菜生产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氧化亚氮减排效应的影响:Meta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发波

作者: 刘发波;马笑;张芬;梁涛;黎亮武;王军杰;陈新平;王孝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蔬菜;硝化抑制剂;产量;氮肥利用率;田间管理;氧化亚氮排放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5140-514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我国蔬菜生产系统由于长期过量施肥导致氮肥利用率低和环境问题严重,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是降低活性氮损失、增加蔬菜产量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策略,然而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对我国蔬菜生产的产量、植株氮吸收、氮肥利用率和氧化亚氮减排效应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蔬菜产量(9.2%)、植株氮吸收(10.4%)和氮肥利用效率(11.2%),同时减少氧化亚氮排放(28.4%).不同硝化抑制剂类型中,NP对增产效应和氧化亚氮减排效应的影响幅度最高,分别为16.1%和32.0%,其次是DMPP和DCD.硝化抑制剂在不同氮肥用量中能提高蔬菜产量(6.7%~14.7%)和减少氧化亚氮排放(14.6%~36.8%).在中性和碱性菜地土壤中,硝化抑制剂的增产效应和氧化亚氮减排效应的影响幅度较酸性土大.硝化抑制剂在露地栽培、根菜类和叶菜类的条件下对产量的增加和氧化亚氮的减排效果较好.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总氮含量和土壤pH是影响硝化抑制剂对蔬菜产量形成和驱动氧化亚氮排放的主要因素.综上,硝化抑制剂是实现蔬菜系统提质增效、节肥减排的重要举措.同时,农户应根据土壤和田间管理措施选择适宜硝化抑制剂类型,以最大限度提高其有效性.

分类号: S63%X144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肥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阚建鸾,王晓云,苏建平,张永春,汪吉东,马洪波,蔡云彤. 2023

[2]水肥一体化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实现油菜减氮增效研究. 宋燕燕,赵秀娟,张淑香,白中科,龙怀玉. 2017

[3]硝化/脲酶抑制剂在玉米上的增产、增效及提质效应研究进展. 郝小雨. 2022

[4]华北露地茄田氮肥减施综合方案的增效减排成效分析. 郑益旻,郭李萍,杨荣全,曹飞,牛晓光,刁田田,云安萍,谢立勇. 2019

[5]应用同位素~(15)N标记肥料研究作物对几种化肥的利用和硝化抑制剂的作用. 温贤芳,王保中. 1981

[6]氮素抑制剂研究进展. 黄铂轩,郑苍松,孙淼,邵晶晶,冯卫娜,李鹏程,董合林. 2024

[7]稻田配施氮肥增效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书融,何禹畅,秦碧蓉,王婕,田文昊,朱春权,孔亚丽,曹小闯,张均华,金千瑜,朱练峰. 2024

[8]不同氮肥种类及用量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动态的影响. 薛珠政,温庆放,李大忠,李永平,康建坂. 2007

[9]温室蔬菜轻简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赵亮,崔玉祥,赵慧芳. 2019

[10]蔬菜田间管理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 万术娟,陈苗苗,杨昌敏,赵帮泰,张巍,王义鹏,晏晓天. 2025

[11]石灰氮的土壤改良作用及对蔬菜的施用效果研究. 朱炳良,马军伟,叶雪珠,夏朝明. 2001

[12]尿素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对春季和秋季马铃薯产量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黄强,郑顺林,郭函,龚静,熊湖,袁继超,胡建军. 2019

[13]两种土壤增效剂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周玉玲,侯朋福,李刚华,王绍华,杨林章,薛利红,丁艳锋. 2019

[14]2-氯-6-三氯甲基吡啶对甜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雪娜,彭智平,涂玉婷,杨林香,林志军,黄继川. 2016

[15]硝化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殷跃军,郭智,张岳芳,盛婧,郑建初,陈留根. 2019

[16]缓释配方肥在草莓上的减肥增效应用研究. 罗丙芳,金一鸣,毛连松,俞巧钢. 2023

[17]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张文学,杨成春,王少先,孙刚,刘增兵,李祖章,刘光荣. 2017

[18]含硝化抑制剂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贺奇,殷延勃,王昕,马洪文,武邵湖. 2013

[19]包膜控释尿素及硝化抑制剂结合尿素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范文静,林海涛,刘兆辉,江丽华,张玉凤,沈玉文. 2015

[20]控释尿素、稳定性尿素和配施菌剂尿素提高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效应比较. 王斌,万运帆,郭晨,李玉娥,秦晓波,任涛,赵婧.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