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胁迫相关基因TaLEAL3的克隆及分子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闵东红

作者: 闵东红;赵月;陈阳;徐兆师;霍冬英;胡笛;陈明;李连城;马有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LEA蛋白;Real-timePCR;亚细胞定位;启动子克隆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2 年 38 卷 10 期

页码: 1847-18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第3组LEA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介导干旱、高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响应,关于普通小麦LEA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利用噬菌体原位杂交技术,从小麦苗期干旱胁迫条件构建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LEA蛋白基因TaLEAL3,其全长750bp,编码区长501bp,编码166个氨基酸,含有一个明显的核定位信号区。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TaLEAL3属于第3组LEA蛋白,序列中含有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3个不完全重复的基序和α-螺旋的LEA结构。电子定位结果显示,TaLEAL3基因位于4BL、4DL和5AL染色体上,主要在茎中表达,而在根中几乎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干旱、低温和ABA诱导下,TaLEAL3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在该基因上游1.7kb序列处,预测具有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增强子序列,及与干旱和低温等多种逆境胁迫相关的调控序列。本研究为深入分析小麦LEA蛋白基因的功能,初步解析LEA蛋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数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1B/1R易位系中有活性的ω黑麦碱基因的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柴建芳. 2011

[2]小麦中一个ADF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魏芳,马鸿翔. 2011

[3]小麦热激转录因子TaHsfA1亚家族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耐热性分析. 刘然,孟祥照,苑赛男,李国良,杨阳,段硕楠,张华宁,郭秀林. 2022

[4]小麦TaWRKY51基因的克隆及其参与SQ-1诱导小麦花粉败育过程的表达模式研究. 吴国丽,魏霁桐,段江丽,盛呈泽,宋齐鲁,郭佳林,张亚敏,牛娜,王军卫,马守才,张改生,宋瑜龙. 2021

[5]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B2d的克隆和特性及其对耐热性的调控. 赵立娜,刘子会,段硕楠,张园园,李国良,郭秀林. 2018

[6]小麦ERF类转录因子W17的结合特异性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赵云祥,徐兆师,陈明,李连城,陈耀锋,邱志刚,熊祥进,马有志. 2008

[7]小麦生长素结合基因TaABP1-D的表达与染色体定位. 李欣,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李建波,畅志坚,乔麟轶. 2015

[8]小麦WRKY转录因子TaWRKY72B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张丽,甘露,卢振华,曹高燚,邱丽娜,丁博,谢晓东,秦志列,王俊斌. 2024

[9]小麦TaHPP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郝小聪,王伟伟,张风廷,孙瑞,房兆峰,柳珊,曹志琛,朱文根,赵昌平,汪德州,唐益苗. 2021

[10]小麦TaGPX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华东,李雅倩,董飞燕,丁芳草,刘孟伟,许嘉盛,高春保,王晓玲,刘易科,方正武. 2023

[11]小麦TaPAT1-2D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董飞燕,宋婧含,张华东,吴昊天,李雅倩,刘孟伟,高春保,方正武,刘易科. 2023

[12]小麦籽粒大小相关基因TaGS2克隆及功能分析. 王沙沙,黄超,汪庆昌,晁岳恩,陈锋,孙建国,宋晓. 2022

[13]小麦TaPRF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段文静,白建芳,王鹏,王玉昆,苑少华,孙辉,苑国良,张立平,赵昌平. 2017

[14]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王鹏,段文静,王玉昆,白建芳,苑国良,苑少华,权威,张立平,赵昌平. 2017

[15]小麦铝胁迫基因TaAIP的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尹丽娟,卢盼盼,刘沛,陈明,李连城,徐兆师,马有志. 2013

[16]小麦铝胁迫基因TaAIP的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尹丽娟,卢盼盼,刘沛,陈明,李连城,徐兆师,马有志. 2013

[17]小麦中果聚糖合成酶基因与抗旱性关系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 叶兴国,高翔,佘茂云,殷桂香,乔卫华,徐惠君,杜丽璞,王瑾,陶丽莉. 2009

[18]异源表达WZY2-1基因提高拟南芥植株抗旱性. 强治全,杨文博,张帅,于正阳,史学英,王鑫,朱维宁,张林生. 2018

[19]LEA蛋白与植物抗逆性. 李剑,赵常玉,张富生,王锁民,包爱科,张金林. 2010

[20]LEA蛋白及其在作物抗逆过程中的作用. 王梦飞,滑璐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