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PME-GC-MS结合HPLC分析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朝敏

作者: 殷朝敏;范秀芝;史德芳;樊喆;程薇;高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风味成分;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254-2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挥发性香气成分和非挥发性滋味成分是食用菌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等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研究了不同组分对整体风味的贡献,并测定了5种食用菌的总游离氨基酸和5'-核苷酸的含量。结果显示:5种食用菌中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醛类5种、酮类5种、醇类9种、烷烃类8种、杂环和硫化物6种、酯类1种和含氮化合物1种;其中共有成分8种,分别为苯甲醛、3-辛酮、1-辛烯-3-酮、3-辛醇、2-乙基己醇、5-甲基-2-乙酰基呋喃、2-戊基呋喃和甲氧基苯肟。平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ROAV≥1)为1-辛烯-3-酮、1-辛烯-3-醇和3-辛酮;香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酮和甲硫醇;双孢蘑菇和金针菇鲜品中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为1-辛烯-3-酮、3-辛酮和3-辛醇;而杏鲍菇鲜品中的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是1-辛烯-3-酮和1-辛烯-3-醇。5种食用菌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72~3.65 mg/g,总呈味核苷酸含量为154.40~1013.60μg/g,不同品种间总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含量差别较大。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食用菌风味特征,对食用菌品种的改良、定向培育及食用菌的加工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分类号: O657`TS219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对卵形鲳鲹鱼片风味的影响. 吴燕燕,陈茜,石慧,魏涯,王悦齐. 2022

[2]反复卤煮对老汤品质影响研究. 唐春红,李海,李侠,张春晖,陈琳莉. 2015

[3]卤制小龙虾卤水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杨慧,张帆,文新年,谭欢,于美娟. 2020

[4]反复卤煮对老汤品质的影响研究. 唐春红,李海,李侠,张春晖,陈琳莉. 2015

[5]猪肉滋味主效物质分析及其用于滋味评价的探讨. 秦凯鹏,陶新,刘淑杰,徐子伟,门小明. 2024

[6]大黄鱼成鱼养殖阶段滋味物质分析. 郭全友,张秀洁,姜朝军. 2019

[7]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肌肉中滋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郭建港,何玉英,王琼,郑礼,李健. 2022

[8]香糟大鲵冷冻调理制品工艺优化及滋味评价. 马东林,郭全友,李保国,冯广朋,杨絮,王海华,姜朝军,马本贺. 2022

[9]丁香油对蟹黄鲜虾酱贮藏品质的影响. 陈小雷,胡王,马朝彬,凌俊,段国庆,鲍凯. 2020

[10]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肌肉熟制前后滋味差异. 刘煊,邱文兴,胡传锋,杜柳,刘栋银,向开凯,汪超,乔宇. 2025

[11]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特性的影响. 陈戈辉,黄琪,胡传峰,谌玲薇,吴文锦,熊光权,于巍,乔宇,涂子仪,汪超. 2025

[12]饲料牛磺酸干预对不同加工方式盐焗鸡风味品质的影响规律. 赵亮,陈彤,刘学铭,唐道邦,杨怀谷,王旭苹,林耀盛,程镜蓉,朱明军,阮栋. 2025

[13]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江苏红茶香气特征研究. 胡双明,艾仄宜,穆兵,代祥,杨亦扬. 2024

[14]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代谢产物主要特征(英文). 杨占南,彭全材,罗世琼,余正文,赵超,朱国胜,桂阳,夏品华. 2010

[15]二氧化碳浸渍法和传统法酿造条件下玫瑰香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 李凯,田淑芬,黄建全,商佳胤,黄春芳. 2018

[16]5种不同品种苦荞的易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李云龙,赵琳,何永吉,程哲,吕慧卿,李红梅. 2020

[17]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黄酒中挥发性成分. 田翔,乔治军. 2019

[18]不同原辅料澳洲坚果露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及比较研究. . 2019

[19]HS-SPME-GC-MS分析油梨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罗立娜,韩树全,范建新,李茂富,马蔚红,王代谷,何凤平. 2020

[20]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法分析氮源浓度对酵母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 秦伟帅,董书甲,姜凯凯,封文涛,刘灿珍,赵新节.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