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文静

作者: 刘文静;凡文磊;刘大鹏;赵金山;周正奎;侯水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肌内脂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96-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肌内脂肪含量与肉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构建了北京鸭×绿头野鸭F2代群体,利用索氏提取法测定了F2代130只个体(66♂,64体)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并分析该性状与胸肌厚度、腹脂重、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的相关性,之后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胸肌肌内脂肪相关基因。结果显示:MTDFREML软件估计北京鸭×绿头野鸭F2代群体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力为0.39,与胸肌厚、腹脂重、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的表型相关性分别为0.44、0.20、0.44和0.42;GWAS分析发现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P<2.39×10-7(1/4 182 586)的SNP共9个,分别位于3个区间;位于1号染色体的关联区间为4.2~4.38Mb,对相关性最强的点进行基因分型发现TT基因型对应的个体肌内脂肪沉积能力更强;位于8号染色体的区间为5.0~5.6 Mb,该区域内包含9个基因;在16号染色体的关联区间为3.4~3.6 Mb,对相关性最强的点进行基因分型,发现CC基因型个体脂肪沉积相对较多。研究鉴定的3个连锁区间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肉鸭高肌内脂肪品系的选育。

分类号: S834.2

  • 相关文献

[1]鸭胸肌肉色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刘大鹏,凡文磊,唐静,周正奎,侯水生. 2020

[2]娄门鸭胸肌性状相关指标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刘宏祥,沈永杰,张丽华,周腾彬,刘小倩,章双杰,朱春红,朱静,陈晓颖,黄学成,宋卫涛,陶志云,王志成,徐文娟,李慧芳. 2024

[3]鸭胸肌矿物元素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余大新,刘文静,刘大鹏,刘同,张鹤,盖凯,李姝楠,张贝贝,侯水生,周正奎. 2023

[4]辣椒重要性状遗传定位与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张正海,王永富,吴华茂,于海龙,曹亚从,冯锡刚,王立浩. 2024

[5]不同杂交组合肉牛肌内脂肪含量与部分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曲桂娟,孟轲音,于丹,祁宏伟,董晓庆,秦贵信. 2013

[6]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与背膘厚的关联分析. 徐炜琳,李娜,李兆华,刘庆雨,张琪,金鑫,张树敏. 2017

[7]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关联分析. 呼红梅,王继英,郭建凤,张印,沈彦锋,武英. 2010

[8]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李金霞,孙海洲,赵存发,桑丹,张春华,凌树礼,珊丹,任晓萍. 2012

[9]肌内脂肪含量测定技术综述. 祁云霞,吴江鸿,何小龙,赛希亚拉,孙海莲. 2012

[10]猪肉质形成的分子机制与营养调控. 尹靖东,李德发. 2014

[11]品种、日龄及饲养方式对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周小娟,朱年华,张日俊. 2010

[12]影响肉牛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管理和营养因素. 孙亚红,李俊霞,胥福勋,牛俊义,呼格吉勒图,张立新,张瑞,串智惠. 2020

[13]维生素A对动物肌内脂肪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苏晓月,赖玉娇,王波,张志军. 2020

[14]红豆杉叶干粉对仙居鸡肌肉品质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刘银兰,李国勤,叶轩,李浙烽,赵威,冯佩诗,顾天天,卢立志. 2020

[15]不同杂交组合鹅子一代肉品质特性的研究. 李志梁,陈黎,杜雪,武洪志,沈建良,石放雄,卢立志. 2019

[16]羊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基因(ANGPTL4)与羊肌内脂肪含量关系的研究. 佟桂芝,刘学峰,李信涛,朱贵,海龙,王伟霞. 2020

[17]肠道微生物对猪肌内脂肪的影响. 李仲玄,胡聪,胡庆勇,斯大勇,张日俊. 2017

[18]动物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王怡平,徐晨晨,罗海玲. 2017

[19]营养代偿效应对育肥猪胴体品质、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及肌内脂肪代谢的影响. 闫峻,刘哲,罗强,李宁,穆淑琴,李千军. 2021

[20]畜禽肌内脂肪沉积的基因调控及其作用机制. 汪凯歌,闫俊书,宦海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