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X-396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慧

作者: 谭慧;皮立;杨小龙;安婷;郭旭栋;刘艳萍;文怀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发酵物;脂溶性成分;GC-MS;抗肿瘤

期刊名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ISSN: 1001-6880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420-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藏药细果角茴香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出一株内生真菌X-396。经形态学观察、ITS测序与序列比对鉴定内生真菌X-396为间座壳属(Diaporthe sp.)真菌Diaporthe sp.YG-2015。进一步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该真菌发酵物脂溶性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并通过CCK-8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共鉴定出35个,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麦角甾醇(31.83%)、β-谷甾醇(12.00%)和十六酸甲酯(4.22%);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显示,发酵物脂溶性成分对人肿瘤细胞株A549、MCF-7和HepG2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HepG2抑制效果最好,IC50为22.65μg/mL。本研究表明细果角茴香内生真菌X-396发酵物脂溶性成分中具有产生抗肿瘤活性化合物的潜力,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分类号: R284

  • 相关文献

[1]假乌榄树木质部脂溶性成分分析. 肖长南,黎秀菊,黄伟坚. 2013

[2]地胆草与白花地胆草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王蓓,梅文莉,左文健,曾艳波,刘国道,戴好富. 2012

[3]钩腺大戟根中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郭生虎,王敬东,马洪爱,郝凤霞. 2012

[4]牛角瓜花脂溶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王茂媛,王建荣,张新蕊,晏小霞,王祝年. 2013

[5]牛大力花苞、花朵和果荚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王茂媛,羊青,王清隆,晏小霞,王建荣,王祝年. 2016

[6]黄奇楠生物活性和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锦玲,梅文莉,蔡彩虹,董文化,陈亮亮,戴好富. 2015

[7]啟良重楼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 孙慧茹,李宇,方昕悦,赵苓云,李伟,罗凯,何美军. 2023

[8]白木香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A14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彭可,梅文莉,吴娇,戴好富. 2011

[9]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产气特点及其发酵物养分的变化动态. 李裕荣,刘永霞,赵泽英,李莉婕,彭志良,孙长青,岳延滨,童倩倩,Nantakom Boonkerd,Sodchol Wonprasaid. 2012

[10]水葫芦育苗基质及其重金属含量分析. 崔烨,张泰劼,田兴山,郭文磊,冯莉,吴丹丹. 2019

[11]木霉菌Tr61桑叶发酵产物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张爱民,邢丹,梁传静,牟玉梅,袁圆. 2019

[12]菌糠木霉发酵物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研究. 高苇,李宝聚,王万立,郝永娟,刘春艳,王勇. 2013

[13]5406抗生菌肥料作用机制的研究Ⅱ.产生抗菌物貭的分析研究. 尹莘耘,荀培琪,林声远,邱桂英,張均康. 1965

[14]鹿茸有效成分的研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金顺丹,郑敏芝. 1981

[15]蒲公英提取物对煎炸菜籽油品质的影响. 梁引库,张萍,徐仲阳,韩豪,李云祥,高飞雄. 2019

[16]鹿茸有效成分的研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金顺丹,郑敏芝. 1981

[17]灵芝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杨志空,王金艳,冯娜,张劲松,王晨光,严培兰,周靖,唐庆九,韩伟. 2020

[18]蒲公英叶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活性探讨. 段红波,宦臣臣,梁引库,徐仲阳,任晓峰. 2018

[19]3种大顶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比较鉴定. 刘子记,王茂媛,朱婕,杨衍. 2018

[20]GC-MS法分析白色苦瓜种质种子脂溶性成分. 刘子记,王茂媛,党选民,朱婕,杨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