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诱导单倍生殖育种工具材料——单倍体诱导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军
作者: 任军;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张铭堂;徐国良;才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单倍体诱导系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9-16+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育种的关键在于自交系的选拔。优良自交系选育的质量和速度决定了组配杂交种的水平和表现。传统的自交系选育方法所需周期长、规模大、费时费力,已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对于新品种的需求。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双单倍体育种方法,此方法通过单倍体诱导系可以诱导产生10%左右的母本单倍体种子,经过加倍处理,即可获得100%纯合的自交系。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方法的根基是诱导系的创制与诱导率提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倪向群,贾波,谢庆春. 2012
[2]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 耿帅锋,李洋,李晓华,刘少帅,李爱丽,毛龙. 2025
[3]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机理探析. Rotarenco V,Dicu G,Sarmaniuc M,王丽娜,徐国良,代玉仙,任军,李淑华,于明彦,才卓. 2010
[4]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刘欣芳,马骏,齐欣,弓雪,孟庆国,Eduard Khatefov,Suprunov Anatoly,赵念力,白添,姜敏,王延波. 2020
[5]桂诱系列热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选育. 覃兰秋,程伟东,谭贤杰,周锦国,曾艳华,谢和霞,谢小东. 2015
[6]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梁文科,戚廷香,徐尚忠. 2004
[7]高诱1号及改良系对热带玉米种质的单倍体诱导研究. 周锦国,谭贤杰,覃兰秋,曾艳华,谢和霞,谢小东,程伟东. 2015
[8]玉米高频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研究. 段民孝,刘新香,邢锦丰,张华生,王元东,宋伟,张雪原,杨海涛,张春原,吴珊珊,赵久然. 2020
[9]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 贾波,谢庆春,余艳欢. 2023
[10]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2024
[11]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吉诱101号的选育. 岳尧海,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周旭东,赵万庆,王绍平,张志军,刘文国. 2017
[12]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研究. 谭静,徐春霞,陈洪梅,罗黎明. 2007
[13]利用父本单倍体诱导系选育自交系的研究进展. 扈光辉. 2009
[14]玉米高频率单倍生殖诱导系吉高诱系3号的选育. 才卓,徐国良,刘向辉,董亚琳,代玉仙,李淑华. 2007
[15]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不同类群F_1的诱导率评价.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 2014
[16]优良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9-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2023
[17]玉米单倍体诱导系Y8的选育. 张述宽,滕辉升,苏琪,刘亚利,陈坤. 2012
[18]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王继东,张雪原,何瑞娟,王乃顺. 2010
[19]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的研究进展. 王永斌,赵远玲,刘昭军,李铁,王广金. 2013
[20]热带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桂热诱2号的选育及综合诱导率初评. 卢生乔,覃宏宇,陈坤,刘亚利,韦正乙,周锦国,钟昌松,杨耀迥,张述宽,弓雪,贺囡囡.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2022年克鲁伦河流域草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数据集
作者:李淑华;李晓岚;刘玉;高秉博;SUKHBAATAR Chinzorig;冯爱萍;李存军;任艳敏
关键词:克鲁伦河流域;面源污染;管控分区;空间聚类;STICC聚类
-
梨园中黑斑病菌可接种侵染并显症的植物种类分析
作者:张胜平;程颖;赵世航;赵佳强;高琪;王晋;徐国良
关键词:梨黑斑病;A. alternata;寄主植物;侵染源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播期对不同熟期玉米产量及生理成熟后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魏雯雯;刘彦佐;吴杨;姚凡云;曹玉军;梁杰;刘小丹;刘志铭;徐文华;王立春;张晓龙;王永军;吕艳杰
关键词:玉米;播期;熟期;生理成熟;茎秆力学特性;产量
-
优质食用高粱新品种晋白糯1号的选育
作者:孙美红;梁笃;郭琦;张晓娟;范昕琦;王绘艳;赵娟莹;柳青山;张一中
关键词:优质;食用高粱;晋白糯1号;品种选育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