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草"土-草-畜"界面的氮素运移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源

作者: 李源;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杨志敏;祖晓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15N标记;高丹草;土-草-畜界面;氮素利用率;土壤残留率;动物消化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2096-6237

年卷期: 2022 年 30 卷 008 期

页码: 1249-1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施入氮在高丹草"土-草-畜"界面的运移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法,设置0 kg?hm?2(CK)、90 kg?hm?2(N90)、180 kg?hm?2(N180)、270 kg?hm?2(N270)、360 kg?hm?2(N360)等15N施肥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以及"土-草"界面施入氮的植物利用率、土壤残留率、损失率、茎叶分配率,"草-畜"界面肉羊、奶牛对施入氮的消化率、利用率、残留率的变化.结果表明,N180处理下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CK和N90处理(P<0.05),与N270和N360处理无显著差异;"土-草"界面,N180处理下施入氮的植物利用率、土壤残留率最高,损失率最低,与N360处理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草-畜"界面,N180处理下肉羊对施入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N360处理(P<0.05),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N180处理下奶牛对施入氮的利用率最高,但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入氮在高丹草"土-草"界面的运移规律为:土壤残留25.22%,高丹草吸收23.95%,损失50.83%;高丹草茎、叶部位对施入氮的分配规律表现为:叶(54.35%)>茎(45.65%).15N标记高丹草被反刍动物消化后,综合得出,施入氮在高丹草"土-草-畜(肉羊)"界面施入氮的运移规律为:土壤残留25.22%,高丹草残留4.49%,肉羊吸收19.46%,损失50.83%;在"土-草-畜(奶牛)"界面的运移规律为:土壤残留25.22%,高丹草残留5.78%,奶牛吸收18.17%,损失50.83%.研究结果揭示了氮素在高丹草"土-草-畜"界面的运移规律,可为高丹草合理施肥及草畜转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812-05%S124+.2%S544

  • 相关文献

[1]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基于15N示踪的夏玉米当季肥料氮去向研究. 辛苏宁,王磊,卢艳丽,白由路,王玉红,江晗,王洛斌. 2024

[2]利用~(15)N标记研究不同品种茶树氮肥利用率差异. 王新超,杨亚军,陈亮,吴伟. 2005

[3]番茄嫁接和施氮对氮肥去向和氮平衡的影响. 孙昭安,张译文,江丽华,李昭君,郭鑫,曹慧,孟凡乔. 2024

[4]应用~(15)N标记氮肥研究肥料氮素在橡胶树幼苗叶片中的动态变化. 潘中耀,郭海超,王文斌,吴小平,罗雪华. 2010

[5]草甸白浆土稻秆氮利用效率及氮素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刘峰,迟凤琴,姜辉,李鹏绯. 2019

[6]青贮玉米-牛粪尿体系的~(15)N标记及氮素转化研究. 岳现录,廖上强,冀宏杰,张维理,左余宝,荣向农. 2012

[7]高丹草新品种巴牧1号的选育. 闫文芝,邬福祥,张煜杉,王刚,陶格斯,李成. 2013

[8]高丹草杂交种灰色关联分析与评判. 尹利,逯晓萍,傅晓峰,李美娜,郭建. 2006

[9]高丹草在贵州中部台地适应性研究. 陈国南,陈晓静,杨菲. 2010

[10]几种高丹草的青贮效果评价. 吕宁,项锴锋,娜日苏,祜群,杨秀芳,梁庆伟. 2015

[11]铜胁迫对高丹草和紫花苜蓿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瑞刚,唐世荣,郭军康,赵玉杰,宋正国. 2010

[12]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5

[13]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4]高丹草航天不育材料的扦插繁殖. 杜周和,陈永霞,左艳春. 2009

[15]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16]6个高丹草新品系在甘肃半干旱区筛选试验研究. 王国栋,贺春贵,何振富,顾娴,郝生燕,邹凤轩,刘陇生. 2020

[17]种植密度对陇东旱塬区光敏型高丹草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何振富,贺春贵,王国栋,刘陇生. 2018

[18]饲料新秀-高丹草. 杨俊卿. 2000

[19]高丹草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韩平安,李晓东,石海波,王良,牟英男. 2017

[20]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丹草'晋草4号'农艺性状和光合指数的影响. 吕鑫,平俊爱,杜志宏,李惠明,牛皓,王玉斌,张福耀.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