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距对广薯87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素兰
作者: 何素兰;周全卢;刘莉莎;黄迎冬;杨洪康;王梅;李胜;李东波;李育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薯87;垄距;藤叶产量;鲜薯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06 期
页码: 31+7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垄距对广薯87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食用红心甘薯新品种广薯8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 cm)处理对甘薯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垄距的增大,藤叶产量也逐渐上升;在95 cm垄距处理时,藤叶产量达最大值,为12 656.3 kg/hm~2。因此,可通过适量加大垄距的宽度来提高藤叶产量。随着垄距的增大,鲜薯产量逐渐上升;当垄距为90 cm时,鲜薯产量达最大,为34 875.0 kg/hm~2。但垄距达95 cm时,产量反而开始降低。[结论]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为90 cm时广薯87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植垄距对西成薯007产量的影响. 李育明,何素兰,刘莉莎,王梅,周全卢,黄迎冬. 2017
[2]不同种植垄距对西成薯007产量的影响(英文). 李育明,何素兰,刘莉莎,王梅,周全卢,黄迎冬. 2017
[3]不同垄距及株距对鄂薯9号产量的影响. 黄志谋,沈其文,杨新笋,柴沙沙,蔡克桐,耿协议,施仕胜. 2015
[4]伏秋干旱影响不同垄作栽培的大豆产量. 董全中. 2009
[5]马铃薯专用中耕培土犁的应用及增产效果. 高中超,刘峰,王秋菊,姜辉,张劲松,姚春雨,高盼. 2016
[6]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丰收24产量的影响. 薛红,杨兴勇,董全中,张勇. 2007
[7]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中不同垄距栽培试验研究. 申宏波,赵海红,顾鑫,杨晓贺,刘伟,丁俊杰. 2012
[8]不同垄距及株距对甘薯产量的影响(英文). 黄志谋,杨新笋,柴沙沙,杨汉,刘伟,马志强. 2017
[9]垄距对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栽培光环境的影响. 杨冬艳,王丹,桑婷,冯海萍,王蓉,马玲. 2022
[10]硼钼营养对马铃薯鲜薯产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李军,李祥东,张殿军. 2002
[11]苏北沿海滩涂盐肥耦合对甘薯生长及土壤氮素营养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邢锦城,丁海荣,朱小梅,赵宝泉,董静,温祝桂,洪立洲. 2017
[12]淀粉型甘薯品种鲜薯产量和淀粉收量比较.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边晓峰. 2019
[13]贵阳鲜食甘薯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杨航,李晓慧,李云. 2018
[14]扦插期、生育期对鲜食甘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邵晓伟,吴列洪,张富仙,余文慧,李诚永. 2019
[15]不同生态环境木薯高产高效栽培分析. 赵大伟,宋记明,刘炜林,孟凡来,邓国军,黄兴粉. 2021
[16]种茎排布对木薯鲜薯产量与薯构型的影响. 魏云霞,刘丽娟,黄洁,王娟,李天,何冯光. 2021
[17]甘薯新品种赣薯8号. 兰孟焦,肖满秋,潘皓,卢凌志,侯隆英,葛瑞华,吴问胜. 2024
[18]淀粉型甘薯品种鉴定比较试验. 程国平,赵继献,傅玉凡,杨顺国,安兴智,杨正娟,聂志钦. 2021
[19]北移江西种植的木薯品种鲜薯产量及淀粉品质差异研究. 袁展汽,林洪鑫,古碧,李开绵,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 2011
[20]栽插密度和EBR浓度对甘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罗元凯,李染秋,李宜蒙,唐维,刘亚菊.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超高压等灭菌方式对刺梨汁营养及风味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欣;王辉;罗婧文;刘嘉;龙明秀;王梅;陈朝军
关键词:刺梨汁;超高压;杀菌技术;营养品质;风味
-
大白菜制种幼苗越冬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马朝喜;肖兴中;李冰;王梅;卢娇娇;原玉香
关键词:大白菜;越冬;形态特征;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
-
刺梨多酚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婧文;张欣;王辉;龙明秀;陈朝军;陈中爱;王梅
关键词:刺梨多酚提取物;肥胖小鼠;血脂;炎症因子;短链脂肪酸
-
基于Tobit模型的东三省电商物流效率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毕智博;冯志威;刘钰轩;刘旖晗;李胜;李小元
关键词:
-
香菇转录因子LeZNF143响应高温胁迫的功能分析
作者:王梅;宋婷婷;蔡为明;曲英敏;范丽军;胡心柔;金群力
关键词:香菇;高温胁迫;C2H2型转录因子;酵母表型;漆酶活性
-
基于不同包装材料和杀菌方式的糟辣椒贮藏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作者:王梅;潘牧;刘辉;何方国;罗玉坤;王辉
关键词:糟辣椒;包装材料;热杀菌;冷杀菌;货架期
-
荷载β-胡萝卜素OSA马铃薯糊精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陈超;雷丹丹;王梅;董楠
关键词:Β-胡萝卜素;辛烯基琥珀酸马铃薯糊精;胶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