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BS、DArT-array和SSR标记构建普通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春杰

作者: 赵春杰;李慧慧;刘德梅;兰彩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连锁图谱;GBS标记;DArT-array标记;SSR标记;重组自交系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421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56-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印度小麦品种Sujata与澳大利亚小麦品系Avocet杂交获得148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6 397对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GBS标记、705对DArT-array标记和164对SSR标记构建普通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结果显示:该图谱覆盖小麦的21条染色体,分为25个连锁群,总长度6 104.4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本研究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为后续QTL定位、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研究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及多种SSR标记构建遗传图谱. 董建力,白海波,朱永兴,赵朋,吕学莲. 2015

[2]小麦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其多态性分析. 安梅,杨德龙,栗孟飞,张国宏,李唯. 2012

[3]多环境下的稻谷粒厚QTL定位分析. 徐海峰,彭强,陈重远,吴娴,吴朝昕,张大双,姜雪,朱速松. 2024

[4]大麦DH群体在耐低氮相关遗传连锁图谱初步构建中的运用. 李梁,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陆瑞菊. 2012

[5]小麦–中间偃麦草渗入系抗白粉病基因PmCH7124的分子定位. 李建波,乔麟轶,李欣,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任永康,畅志坚. 2015

[6]小麦新种质CH1357抗白粉病遗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陈芳,乔麟轶,李锐,刘成,李欣,郭慧娟,张树伟,常利芳,李东方,阎晓涛,任永康,张晓军,畅志坚. 2019

[7]小偃麦衍生系CH984抗白粉病基因定位. 田志刚,李欣,张树伟,常利芳,陈芳. 2022

[8]利用SSR标记分析川育12×人工合成小麦Syn780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现象. 李俊,杨玉敏,廖杰,彭正松,汤永禄,杨武云. 2007

[9]黄瓜苗期主要农艺性状相关QTL定位分析. 苗晗,顾兴芳,张圣平,张忠华,黄三文,王烨,方智远. 2012

[10]大麦籽粒苯丙氨酸含量QTL初步定位分析. 严苓方,杨晓梦,杜娟,孙正海,普晓英,杨加珍,曾亚文. 2021

[11]大穗材料高麦1号/密小穗F_2群体穗长性状的QTL初步定位. 刘书含,侯立江,华冠勋,宋瑜龙,牛娜,马守才,宋亚珍,王军卫,张改生. 2016

[12]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董建力,白海波,朱永兴,吕学莲,王娜,李树华. 2016

[13]利用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籽粒性状与种子活力相关关系研究. 姜朋,李斯深,马鸿翔,张鹏,孙庆泉. 2013

[14]扬麦9号/CI12633 RIL群体中控制小麦粒重QTL位点的初步分析. 吴旭江,臧淑江,程凯,李东升,张伯桥. 2015

[15]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 董建力,白海波,赵朋,吕学莲,朱永兴,李树华,王中华. 2015

[16]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李君,丁安明,崔法,王洪刚. 2011

[17]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吴秋红,陈娇娇,陈永兴,周升辉,傅琳. 2015

[18]小麦“N553×扬麦13”RIL群体小穗密度、株高及赤霉病抗性QTL分析. 孙阳阳,张勇,胡文静,陈树林,刘健,李东升,程凯,程婧晔,程晓明,程顺和. 2017

[19]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赵新华,张小村,李斯深,李立会,范玉顶,李瑞军. 2005

[20]小麦品种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苗期叶片生长研究. 徐玉平,彭正松,廖杰,杨武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