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虫酰胺聚乳酸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贵莹

作者: 刘贵莹;周芷若;陈惠玲;张蕊;张贺;杨石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溴氰虫酰胺;聚乳酸;微胶囊;溶剂挥发法;性能评价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24 年 63 卷 011 期

页码: 812-819,8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溴氰虫酰胺农药利用率低和对非靶标生物急性毒性高等问题,制备性能较好的溴氰虫酰胺聚乳酸微胶囊,以期为该药剂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溴氰虫酰胺为芯材,聚乳酸为壁材,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溴氰虫酰胺聚乳酸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不同芯壁材质量比例、壁材浓度、油水相比例、乳化剪切速度、磁力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对溴氰虫酰胺微胶囊载药量、包封率、粒径的影响,同时以载药量、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及生物测定对微胶囊的外观形貌、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缓释性能、杀虫活性、非靶标生物安全性进行性能评价。[结果]各单因素对溴氰虫酰胺微胶囊制备均具有影响,影响主次依次为芯壁材质量比>油水相体积比>乳化剪切速度>聚乳酸浓度>磁力搅拌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为芯壁材质量比1∶2、磁力搅拌时间4 h,聚乳酸质量浓度120 g/L、乳化剪切速度4500 r/min、油水相体积比1∶20。较优工艺制备的微胶囊载药量为(30.78±0.39)%、包封率为(92.34±1.16)%,微囊中位径为(16.89±0.21)μm、跨距为(1.13±0.02)μm。[结论]该方法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光滑,光稳定性较好,持效期长,提高了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可为药剂的使用提供借鉴。

分类号: TQ450.6

  • 相关文献

[1]一种双降解膜在北疆棉区降解性能评价. 刘宁,托乎提·艾买提,边洋,帕尔哈提·买买提,马腾飞,张鹏忠,王新江. 2011

[2]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渔船智能评价系统. 张舒,赵新颖,张怡. 2020

[3]樟树加工剩余物热压成型制备育苗容器及性能评价的研究. 贺磊,黄慧,郭捷,邓涛,范肖东,陈玲,雍宬,黄红英,孙恩惠. 2023

[4]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安全性评价. 胡宏伟,刘根新,王婧,李剑勇,吴培星,周绪正,张继瑜. 2009

[5]电加热服结构及其性能评价方法. 柯莹,张向辉. 2016

[6]几种新型润湿分散剂在悬浮剂加工中的应用评价. 曹立冬,刘峰,黄啟良,张鹏,陈澄宇. 2014

[7]加工番茄全自动耐压测定仪的设计与性能评价. 郭慧静,李自芹,李冀新,赵志永,宋方圆. 2022

[8]伊维菌素纳米乳注射液的研制与质量安全性评价. 刘根新,张继瑜,吴培星,李剑勇,刘英,周绪正,魏小娟,牛建荣,胡宏伟. 2011

[9]全生物可降解型封堵器封堵猪房间隔缺损的实验研究. 牛云鹤,罗历,李勇刚,计晓娟,白永虹,王洪,蒲晓芳,刘玲娟,易岂建. 2016

[10]从餐厨垃圾所得乳酸丁酯经熔融固相聚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赵文军,孙晓红,汪群慧,滕云. 2009

[11]聚乳酸活性抗菌薄膜的性能及其对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李洋洋,宋文龙,郜海燕,李立. 2020

[12]可降解包装膜的制备及在水蜜桃保鲜中的应用. 李逸,王子鑫,韩延超,柯丽娜,曾梦秋,杨峥,李立. 2019

[13]聚乳酸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征及数学模拟. 邓小楠,韩效钊,胡献国,郑曙峰,刘昆. 2020

[14]聚乳酸/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张春梅,翟天亮,刘海腾,谢黎,黄保连,罗勇悦. 2018

[15]可生物降解PLA刺网与传统PA刺网的物理性能和捕捞效率的比较分析(英文). 舒爱艳,张敏,余雯雯,王越,石建高,王磊,闵明华. 2021

[16]聚乳酸/支化聚酯共混物的韧性和渗出性. 范宝磊,桂宗彦,陆冲,程树军,蔡典雄. 2013

[17]麝香草酚/聚乳酸抗菌包装对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潘怡丹,郜海燕,陈杭君,穆宏磊. 2018

[18]丙烯酸酯接枝改性天然橡胶增韧聚乳酸. 张春梅,翟天亮,罗勇悦. 2017

[19]渔用纳米蒙脱土改性聚乳酸单丝降解性能. 闵明华,李雄,黄洪亮,张勋,张禹,刘永利,余雯雯,王鲁民. 2017

[20]聚乳酸抗菌包装中麝香草酚在食品模拟物中迁移规律. 钱浩杰,穆宏磊,郜海燕,陈杭君,吴伟杰.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