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_3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维勤
作者: 张维勤;李春芳;吕孟雨;郑素云;兰素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突变;变异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89 年 S1 期
页码: 21-26
摘要: 本研究以小麦为试材,在不同水浸时间后,用Na(?)理M_1代和M_2代,观察其生理损伤和M_2代突变情况.结果表明NaN_3是一种高效诱变剂.国外有的学者认为NaN_3处理水,浸过的种子突变频率高,但本实验以NaN_310~(-3)M,浸种风干种子2小时突变频率最高.故用NaN_3诱变小麦可直接处理干种子,既方便,效果又好.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杂合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施巾帼,张伯林. 1990
[2]三元能量导入冬小麦幼龄种子的遗传变异研究. 朱保本,孙琦. 1995
[3]麦芽对不同抗性小麦挥发物的嗅觉反应及其变异. 胡萃. 2001
[4]小麦辐射育种过程中辐射剂量的研究. 李春盈,张建周,齐建双,刘明. 2021
[5]~7Li离子束注入小麦干种子诱发M_1代变异的SSR分析. 辛庆国,刘录祥,郭会君,赵林姝,于元杰,赵葵,隋丽,孔福全,赵世荣. 2007
[6]小麦及变异后代对部分农田杂草的化感效应及其防控潜力. 李兰兰,欧巧明,陈军,厚毅清,王炜,罗俊杰,陈秀兰. 2022
[7]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籽粒胚乳醇溶蛋白的变异. 郑企成,朱耀兰,陈文华,唐选明. 1991
[8]离子注入小麦的变异效应. 甘斌杰,杨赞林,张少华,沈正兴. 1993
[9]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的抗旱耐盐性初步鉴定及RAPD验证. 刘青,孙兰珍,宋伟,隋新霞. 2004
[10]γ射线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变效应的研究. 何世贤,姚文国,时香玉,刘金元,孙桂芝. 1993
[11]小麦*冰草属间杂种F↓1的植株再生及其变异. 李立会,董玉琛,周荣华,李秀全,杨欣明,徐世雨. 1992
[12]同一面包小麦品种烘烤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马传喜,徐风,姚大年,董召荣,王光瑞,王乐凯. 1998
[13]小麦体细胞无性系918569的变异分析. 刘景松,宋天君,孙岩,黄景华,张宏纪,刁艳玲,郭强,王广金. 2006
[14]大麦DNA导入小麦诱导抗白粉病变异的研究.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胡学义,王西成. 1992
[15]小麦体细胞无性系91B569的变异分析. 刘景松,宋天君,孙岩,黄景华,张宏纪,刁艳玲,郭强,王广金. 2006
[16]不同地区小麦养分含量差异及其肉仔鸡养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娄瑞颍,刘国华,石学刚. 2013
[17]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辐照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 温之雨,张艳敏,郭北海,李洪杰,王子宁. 2000
[18]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同工酶分析. 周楠,陆维忠,葛美蓉. 1991
[19]~(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麦基因组DNA的甲基化变异. 杨震,郭会君,赵林姝,古佳玉,谢永盾. 2015
[20]高麦草和簇毛麦DNA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黄承彦,杨平平,殷毓芬,颜廷进,单承荣,吴祥云.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河北省近十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概况
作者:孟雪义;李建明;刘廷玉;张志全;杨帆;蒋桂娥;杨晨东;李春芳;王拴柱;包玉宗;杨旭
关键词:
-
香蕉品种多组分主成分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估
作者:陈艳;王娅玲;李春芳;王安邦;李羽佳;李敬阳
关键词:香蕉品种;化学成分;成熟度;营养价值;品质特性
-
秋播冬麦区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频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作者:张凯;兰素缺;金京京;张颖君;彭晓慧;李杏普;张业伦
关键词:冬小麦;矮秆基因;STS标记;株高;地区分布
-
山东省典型污灌区土壤-小麦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王菲;费敏;韩冬锐;李春芳;曹文涛;姚磊;曹见飞;吴泉源
关键词:污灌区;重金属;土壤;小麦籽粒;健康风险
-
黑小麦粉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兰素缺;孟雅宁;李光威;王绵;张业伦;李杏普
关键词:黑小麦;高脂血症;脂代谢;体重
-
春小麦千粒重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其耐热性分析
作者:张业伦;孟雅宁;吕亮杰;梁丹;罗巧玲;兰素缺;张凯;何飞飞;兰彩霞;李杏普
关键词:春小麦;千粒重;籽粒形状;耐热;QTL
-
牛奶中脂肪酸与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申丽娜;王海童;罗雪路;李春芳;倪俊卿;马亚宾;陈明新;熊琪;张淑君
关键词:脂肪酸;牛奶成分;季节;地区;泌乳期;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