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粳稻品种在云南籼稻种植区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振华

作者: 朱振华;袁平荣;刘慰华;邹茜;寇姝燕;黄望启;赵国珍;苏振喜;陈于敏;世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原粳稻;籼稻种植区;生态适应性;生育期;产量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9 年 58 卷 011 期

页码: 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高原粳稻品种在云南籼稻种植区的生态适应性,以杂交籼稻宜香725为对照品种,选用6个优质高产抗病耐寒的高原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各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等特征特性.结果表明,高原粳稻在该地籼稻区均能正常安全成熟,生育期与对照品种相当或略短于对照,产量与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各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为155~161 d,产量为6939.0~10374.0 kg/hm2,其中云粳39号的生育进程与对照品种同步,生育期161 d,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且综合性状好,抗逆性较强,可见云粳39号较适宜于该地籼稻区示范推广种植.楚粳28号和云粳26号的产量分别为9738.0和9676.5 kg/hm2,略低于对照籼稻品种,在当地生产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大豆生育期E1、E2、E3和E4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吕世翔,王萍,孙明明,夏正俊. 2019

[2]抓住关键措施 促进大豆高产. 李增禄. 1995

[3]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何成贵,资月娥,陈路华,梅贵华,郭肖艳,许石昆,桂媛,马淑琴,李贵勇. 2018

[4]不同穗型高原粳稻品种的产量分析. 王云华,徐峥嵘,刀勇,李应菊,闻高能,潘涛芬,李贵勇. 2016

[5]杂交油菜油研817的丰产稳产性及其生态适应性. 余顺波,陈长艳,程尚明,冯跃华. 2012

[6]粳稻品种在黔中地区的生态适应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张洪程,姬广梅,王学鸿. 2016

[7]低温寡日照条件下不同类型杂交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周维佳,姬广梅,王学鸿,李树杏. 2016

[8]早籼早粳稻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蒋敏明,唐云鹏,张卫星,崔婷,何洋,任西明,谭文清,唐启源. 2014

[9]不同春油菜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初报. 王珊珊,周长艳,张向前,路战远,张德健,闫景赟,郝建玺,郝楠森. 2019

[10]甘蓝型油菜矮杆新品系DW871的生态适宜性. 李盼,张显强,张瑞茂,罗京,李超. 2020

[11]郑单958在东北春玉米区生态适应性研究. 白彩云,李少昆,张厚宝,柏军华,谢瑞芝,孟磊. 2010

[12]不同甘薯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比较. 王海岗,吕建珍,陈凌,王君杰. 2017

[13]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蒋海玉,文和明,和爱花,符明联. 2008

[14]不同粳稻品种在江西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黄山,何虎,张卫星,王志刚,章秀福,廖西元,潘晓华. 2012

[15]春播早熟酿造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分析. 王艳秋,张飞,王佳旭,朱凯,郭晓雷,邹剑秋. 2023

[16]贵州高原粳广亲和性与等位性初步分析. 朱速松,阮仁超,张玉珊,陈惠查,陈文强,黄萍. 2007

[17]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蒋聪,段玉云,杨旭昆,吴志刚,邹茜. 2020

[18]高原粳稻抗倒性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丁明亮,高春琼,袁平荣,苏振喜. 2014

[19]高原粳稻抗倒性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英文). 丁明亮,浦秋红,高春琼,袁平荣,苏振喜. 2015

[20]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周家武,肖卿,王建军,廖新华,杨晓洪,赵国珍.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