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旱稻新品种'中科西陆2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力琼
作者: 唐力琼;王效宁;王新华;霍兴;唐清杰;徐靖;朱红林;徐鹏;林延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科西陆2号';旱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系谱法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18 卷 024 期
页码: 8147-8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培育出适宜云南和海南等地区种植的高产、广适旱稻新品种,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明恢63'与旱稻品种'陆引46'为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陆生适应性QTLs导入,结合系谱法成功培育出感温型旱稻新品种'中科西陆2号'.该品种在海南参加了3个点的两年评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4 914 kg,比'云陆201'增产25.5%,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中科西陆2号'株型适中,穗部性状优良,株高105 cm,穗长22 cm,单株有效穗7个,穗粒数144粒,结实率89.2%,千粒重24.1 g.对'中科西陆2号'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显示:'中科西陆2号'抗旱性与陆稻亲本'陆引46'基本一致,显著强于水稻亲本'明恢63'.'中科西陆2号'于2019年通过了海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8033).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陆生适应性QTLs导入,高效地选育出高产抗旱新品种,对促进云南和海南等地旱稻品种更新换代和对旱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国审春小麦新品种赤麦7号的选育. 谭丽萍,薛伟. 2014
[2]小麦纯系谱法选择与混合法选择的比较. 陈凤生,牟建梅,黄昌,刘敬阳,姚金保,孟静. 2003
[3]海南特有地方陆稻品种山栏陆1号. 蔡开炯,唐力琼,熊怀阳,韩义胜,王新华,王效宁,唐清杰,徐靖,朱红林. 2019
[4]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途径与方法. 毛建昌,张世煌,李向拓. 2006
[5]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贺油16的选育. 徐小媛,叶万余,陈庆政,祁俊程,秦国兵,吴孟才,吴春玲,刘海东. 2024
[6]春小麦新品种“克旱18”的综合表现及利用前景. 马勇. 2003
[7]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临优145”的综合表现及利用前景. 黄玉玲,姬虎太,吕雪梅,张建华. 2006
[8]2000-2020年河南省审定小麦品种亲本利用和亲缘关系研究. 王会伟,李国领,李居政,张建周,何盛莲,李琴. 2022
[9]矮杆 多穗 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5229. 李伟,王广才. 2005
[10]山区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策略探析. 黄桃翠. 2018
[11]不同灌水量对水、旱稻营养生长和光合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邹桂花,梅捍卫,余新桥,刘鸿艳,刘国兰,李名寿,罗利军. 2006
[12]旱稻株型育种研究. 曹少鲲,马铭泽. 2011
[13]涝洼地种旱稻关键技术. 王厚胜,周贵林,王吉春,李才库,杨成立,李春荣,丛素敏,王永生,刘志全,穆昕卓. 2008
[14]旱稻三交育种研究. 马铭泽,徐德芳,曹少鲲. 2011
[15]早稻新品种-旱9710. 张燕之. 2006
[16]旱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鲁雪华,刘中柱,林永烈,林大添,丁舒敏. 1994
[17]旱糯303旱稻. 王德生. 2008
[18]贵州旱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陈能刚,陈惠查,游俊梅,阮仁超. 2010
[19]贵州旱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杨学辉,袁洁,陈惠查,何海永,陈小均,游俊梅,吴石平,王云月. 2009
[20]转mtlD基因旱稻的耐盐性研究. 李自超,张新春,张丽,庄炳昌,张承亮,王国英,付永彩.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翟李楠;唐清杰;周世圳;周帮纪;云勇;王惠艰;韩义胜;邢福能;严小微
关键词: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分析
-
海南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作者:易伟鹏;袁潜华;唐清杰;邢建平;冯尔勇;曹林奎
关键词: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葫芦岛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及装备需求分析
作者:徐鹏
关键词:中药材;机械化;中医药;问题;需求;效益
-
海南粟类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
作者:唐力琼;林延慧;唐清杰;朱红林;徐靖;王新华;岑新杰;林力;王效宁
关键词:狗尾粟;鸭脚粟;黍;营养;品质
-
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作者:王丰;刘迪林;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
关键词: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泰丰A/B;稻米品质;遗传基础
-
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