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丰
作者: 王丰;刘迪林;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不育系;保持系;泰丰A/B;稻米品质;遗传基础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4-32
摘要: 针对杂交稻"高产难优质"的瓶颈问题,基于杂种优势群与优势模式,选择华南地区高配合力、高异交率保持系博B和优质丝苗米亲本米31以及长江流域优质抗病早稻浙9248作为育种亲本进行复合杂交,通过穿梭种植生态加压表型鉴定与室内品质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粒型细长、整精米率高、食味佳的"三高一优"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泰丰A/B.截至2023年,用泰丰A配组育成泰丰优208、泰优390、泰优1002和泰优398等优质杂交稻共计92个.其中,80.4%的米质达到国(部)标优质3级以上标准,18个品次获得国家或省级优质稻食味鉴评金奖和银奖,2个品种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较好解决了杂交稻"高产难优质"的"卡脖子"问题.此外,对控制泰丰A/B重要品质性状的QTLs(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位于第3、5、6和7号染色体上的gs3、GW5TFB、WxTFB和GW7TFB基因或其所在的染色体区段是泰丰A/B品质表现优异的重要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11.033
- 相关文献
[1]浅谈水稻三系的选育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刘健章,施永祜,梁耿志,彭有. 2014
[2]木豆的开花结荚特性研究. K.B.Saxena,杨示英. 2006
[3]水稻粳型不育系中可育株鉴别的研究. 孙海波,李艳萍,邹美智,周维,牛景. 2003
[4]高粱不育系和保持系萌发期耐盐性.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2019
[5]线粒体ISSR与SCAR标记鉴定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 张春宝,李玉秋,彭宝,王鹏年,董英山,赵丽梅. 2013
[6]辣椒CMS系及其保持系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比较. 张茹,陈灵芝,魏兵强,王兰兰. 2018
[7]利用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褐飞虱水稻三系保持系和不育系. 冯锐,陈灿,张晓丽,刘百龙,秦学毅. 2016
[8]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颜龙安,谢华安. 2016
[9]Rht12矮秆基因在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赵寅槐,王书文,张爱民,周文春,王艳萍. 2001
[10]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庄静. 2000
[11]同核异质大豆叶绿体DNA的SNP分析. 林春晶,张春宝,赵洪锟,董英山,赵丽梅. 2017
[12]美洲狼尾草不育系和保持系提纯技术. 钟小仙,顾洪如,潘玉梅,张建丽. 2008
[13]白菜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的花器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 王玲平,胡天华,包崇来,胡海娇,戴丹丽,毛伟海. 2007
[14]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新种质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理生化分析. 朱红芳,侯瑞贤,李晓锋,朱玉英. 2011
[15]高粱A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比较. 王平,丛玲,王春语,朱振兴,A Ashok Kumar,张丽霞,陆晓春. 2019
[16]春小麦V型不育系利用研究初报. 曾宝安,魏亦勤,马素琴. 1996
[17]食用向日葵杂交种育种研究. 杨芬,蔚富生. 2013
[18]萝卜细胞质甘蓝型油菜“三系”研究初报. 罗鸿源. 1986
[19]黑龙江省高粱三系材料对丝黑穗病抗性的研究. 王黎明,阴秀卿,孙振东. 1996
[20]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cDNA-AFLP分析. 丁孝羊,林春晶,彭宝,王鹏年,李文跃,张春宝,赵丽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福建省山区乡村产业发展精准帮扶实践经验与思路建议
作者:王丰;周江梅;杨小裕
关键词:福建;山区;乡村产业;精准帮扶;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保护
-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协禾优1002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钟日生;柳武革;刘伯全;陈彩霞;吴建发;袁沛森;冯大良;蔡柳文;刘良成
关键词:优质;杂交水稻;协禾优1002;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作者:王丰
关键词:广东;水稻;稻种资源;水稻矮化育种;优质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栽培技术;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