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和深层根系活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梦达

作者: 李梦达;李向东;牛洪斌;杨习文;靳海洋;贺德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旱性;根系纵深生长;深根性;根系生理活性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666-6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麦根系垂直生长与抗旱能力的关系,以不同抗旱类型品种洛旱6号、西农979和郑麦366为材料,在柱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最大根深、根干重垂直分布、根系活性垂直变化等性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根深在挑旗期达最大值,越冬至挑旗期间根系生长速度快。挑旗期和抽穗期不同抗旱类型品种间根深差异显著,其中抗旱性强的品种最大根深较大;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总根干重和深层根干重小,根系生理活性强。籽粒灌浆期表现为抗旱性越强,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越强。据此认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未必具有较大的根干重或深层根干重,但其根系下扎深且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较强,尤其是生育后期的根系生理活性强。

分类号: S512.1`S3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根型水稻的根系可塑性比较研究. 楼珏,杨文清,杨玲,李铁梅,卢华金,楼巧君. 2018

[2]栽培稻深根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陈亮,楼巧君,李铁梅,梅捍卫,冯芳君,严明,徐小艳,范佩清,罗利军. 2022

[3]高渗溶液鉴定小麦抗旱性的方法研究. 惠红霞,李树华,许兴. 2000

[4]氮素水平对小麦根-冠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绪成,郭天文,谭雪莲,高世铭,上官周平. 2008

[5]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董建力,白海波,朱永兴,吕学莲,王娜,李树华. 2016

[6]调理剂对小麦抗旱性的生理效应. 顾大路,钱新民,吴雪芬,孙爱侠,杜小凤,杨文飞,吴传万,施洪泉,王伟中. 2018

[7]山西小麦地方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的鉴定. 王曙光,朱俊刚,孙黛珍,史雨刚,曹亚萍,范华,贾寿山. 2013

[8]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苗抗旱抗盐性比较研究. 许兴,郑国琦,邓西平,徐兆桢,刘振荣. 2002

[9]模拟干旱胁迫下冬小麦胚芽鞘长度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关周博,王士强,陈亮,唐娜,胡银岗. 2009

[10]不同氮素营养对小麦苗期根系发育及抗旱性的影响. 卢毅,董放,田田,戴爱斌,齐盛东. 2022

[11]50份小麦新种质抗旱性综合评价. 赵吉平,周伟,任杰成,郭鹏燕,许瑛. 2019

[12]基于形态指标和转录组的小麦抗旱与耐盐相关性分析. 盛雨婷,生林山,陆峻一,赵爱菊,李夕梅. 2021

[13]脱水应答转录因子CBF1的克隆与转基因小麦的分子检测. 王军卫,张改生,张晓东. 2008

[14]甘肃部分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王炜,陈琛,张晓洋,朱天地,白斌,方万成,袁俊秀. 2020

[15]云南小麦品种(系)抗逆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王志伟,乔祥梅,王志龙,杨金华,程加省,程耿,于亚雄. 2020

[16]小麦抗旱性遗传模型及适宜选择世的分析. 卫宗,乔蕊清. 1997

[17]不同旱胁迫对春小麦生育前期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 王娜,董建力. 2015

[18]人工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抗旱性鉴评指标的分析. 黄清华,景蕊莲,吴新元,曹连莆,昌小平,张新忠,黄天荣. 2007

[19]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 李龙,毛新国,王景一,昌小平,柳玉平,景蕊莲. 2018

[20]模拟干旱条件下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孙绿,李玉刚,王圣健,刘亚东,王志英,刘丹,李娜娜,赵长星,盖红梅.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