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GCNA鉴定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基因共表达模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娟
作者: 马娟;曹言勇;王利锋;李晶晶;王浩;范艳萍;李会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转录组;株高;穗位高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0 年 003 期
页码: 385-3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株高和穗位高是玉米株型的重要影响因子,与产量性状紧密相关.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是探索基因网络与特定性状间关联关系的重要方法,为株高和穗位高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新途径.本研究利用郑58、掖478、昌7-2和黄早四及其组配的杂交种郑单958、安玉5号、郑58/黄早四和掖478/黄早四,结合其在45,000株hm–2和67,500株hm–2条件下的转录组数据,采用WGCNA构建了2种密度条件下的共表达网络,分别得到24个和21个共表达模块,并鉴定到与株高和穗位高显著且高度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0.50)的共表达模块15个,其中两性状相同的模块共6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穗位高共表达模块主要参与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响应光刺激、植物激素、碳水化合物合成/代谢等重要活动.根据模块内基因的连接度,发现乙烯响应因子EREB14、硫胺素酶TENA2、磷酸甘油酸激酶PGK、谷胱甘肽转移酶GST2和琥珀酸脱氢酶SUDH7等是模块内的核心基因.通过构建其局部网络,发现EREB14与已报道株高基因D8、DWF1和ZmGRF10以及C3H转录因子C3H35、C2C2-GATA转录因子GATA4和乙烯受体同源子ETR40等存在关联关系.此外,已报道株高基因An1和GA20ox3也存在于共表达模块中.以这5个已报道株高基因为核心,构建其基因网路,发现生长素转录因子ARFTF7、ARFTF26、GST39、光合系统II氧进化多肽PspB2和光合系统IN亚基PasN1等与其存在关联.15个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的挖掘以及基因生物学功能和互作网络的解析有助于揭示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密度胁迫下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差异性分析. 王坚强,段宏凯,郑丽萍,张晓红,武艾卿,周忠宇,李金梅,李文清,穆艳芳. 2017
[2]不同水分条件下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分析. 吴建伟,刘成,石云素,宋燕春,张桂寅,马峙英,王天宇,黎裕. 2005
[3]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钱甫,张占琴,陈树宾,桑志勤,李卫华. 2024
[4]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 杨晓军,路明,张世煌,周芳,曲延英,谢传晓. 2008
[5]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2024
[6]调控玉米株高和穗位高候选基因Zmdle1的定位. 周文期,张贺通,何海军,龚佃明,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周玉乾,邱法展. 2023
[7]玉米株高和穗位高遗传基础的QTL剖析. 兰进好,褚栋. 2005
[8]利用不同群体对玉米株高和叶片夹角的QTL分析. 于永涛,张吉民,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6
[9]基于多重相关RIL群体的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定位. 李清超,李永祥,杨钊钊,刘成,刘志斋,李春辉,彭勃,张岩,王迪. 2013
[10]基于SNP标记的玉米株高及穗位高QTL定位. 郑德波,杨小红,李建生,严建兵,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 2013
[11]航空诱变糯玉米突变体株高穗位高遗传模型. 邱正高,王贵学,杨华,祁志云,柯剑鸿,张胜恒,蔡治荣. 2008
[12]利用WGCNA对受白粉菌侵染后的拟南芥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 尚鸿运,高志勇. 2020
[13]西瓜果实网条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王志强,杜慧莹,李程,郭松,田梅,杨万邦,于蓉. 2024
[14]三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生产及光合特性. 杨今胜,王永军,张吉旺,刘鹏,李从锋,朱元刚,郝梦波,柳京国,李登海,董树亭. 2011
[15]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调控机理研究. 周文期,连晓荣,刘忠祥,周玉乾,赵小强. 2021
[16]玉米品种与密度对植株性状的影响. 刘海,段宏凯,郑丽萍,李作一,程永钢,李爱军,田森林,王艳娟. 2017
[17]基于三重测交群体解析玉米株高与穗位高杂种优势QTL. 张体付,梁帅强,吕远大,蒋璐,赵涵. 2017
[18]玉米穗位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李博,张焕欣,杨小艳,吕颖颖,江培顺,郝转芳,吕香玲,王宏伟,翁建峰. 2013
[19]糜子GRF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在茎分生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韦恒,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张磊,李亚伟,郝子义,杨天育. 2024
[20]番茄灰霉病关键抗性基因与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巍,赵丽芬,唐兵,周麟笔,付文苑,王青青,杨娟,李裕荣,李飞,王天文,邓英.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水分特征及物理性质的影响
作者:郑洪兵;罗洋;隋鹏祥;李瑞平;王浩;任英;袁野;周思琪;田圣陶;刘武仁;郑金玉
关键词:秸秆还田;黑土;水分特征;土壤结构;三相比R值
-
60Co-γ辐照对1年生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影响初探
作者:卜鹏图;张砚辉;战金伟;于世河;王浩;冯健
关键词:辐射剂量;长白落叶松;苗高;地径
-
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基因组预测
作者:马娟;黄璐;宇婷;郭国俊;朱卫红;刘京宝
关键词:玉米;穗粗;一般配合力;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因组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
甘薯斑驳坏死病发生的温度效应和防控药剂筛选
作者:王容燕;高波;李秀花;陈书龙;马娟
关键词:甘薯;斑驳坏死病;终极腐霉;杀菌剂;毒力
-
授粉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植株形态、叶片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穆心愿;马智艳;卢良涛;吕姗姗;刘天学;胡秀丽;李树岩;蒋寒涛;范艳萍;赵霞;唐保军;夏来坤
关键词:夏玉米;授粉期;高温胁迫;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
-
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作者:曹言勇;张立立;李慧敏;韩胜博;侯梦薇;段灿星;施艳;张新友
关键词:玉米;九州镰孢菌;生物信息学;分泌蛋白
-
玉米shrunken2突变体中醇溶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作者:韩小花;晋玉宽;周波;刘康;廖勇;范艳萍;田雯;王振华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近等基因系;shrunken2突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