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茬口对娃娃菜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倬

作者: 陈倬;冯海萍;程彦弟;刘素;康建宏;吴宏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娃娃菜;茬口;高通量测序;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2 年 007 期

页码: 141-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解决因娃娃菜连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茬口下种植娃娃菜后对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以不同茬口娃娃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在7种不同茬口:娃娃菜连作(CCC)、西兰花茬口(BMC)、谷子茬口(MMC)、洋葱茬口(OMC)、大豆茬口(SMC)、马铃薯茬口(PMC)、大葱茬口(GMC)的变化.与CCC相比,轮作后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明显,除PMC外,其他处理娃娃菜根际土壤全磷、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全氮、速效钾含量及EC均上升;土壤pH无明显变化.SMC与MMC娃娃菜根际土壤真菌OTU数、多样性及丰富度指数均显著增加.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与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均为7个处理的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占总相对丰度的64.8%~81.3%,且MMC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与CCC相比增加了23.4%;属水平下油壶菌属(Olpidium)为优势菌属,与CCC相比MMC处理油壶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65.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SMC、MMC、GMC的娃娃菜产量与CCC相比分别显著提高了10.7%、10.4%、10.1%.主成分分析表明,MMC为娃娃菜较好的茬口.MMC能改善后茬娃娃菜土壤化学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提高娃娃菜产量,为娃娃菜选择适合的茬口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34.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用沼液对槟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刘兰英,黄薇,吕新,何肖云,陈丽华,李玥仁. 2020

[2]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土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蒋瑞萍,李苹,解开治,赵记军,黄旭,徐培智,张发宝,陈建生,唐拴虎. 2009

[3]旋耕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棕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隋鹏祥,廉宏利,王峥宇,姜英,齐华,罗洋,郑金玉. 2023

[4]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南丽丽,谭杰辉,郭全恩. 2020

[5]木霉拌种剂对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扈进冬,吴远征,魏艳丽,李红梅,辛相启,杨凯,李纪顺. 2019

[6]氮沉降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刘红梅,张海芳,秦洁,杨殿林. 2019

[7]印加孔雀草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郓玲玲,张瑞海,宋振,付卫东,王然,王忠辉,张国良. 2020

[8]不同茬口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立媛,车璐璐,李书田,刘斌,赵禹凯. 2014

[9]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筠,戴廷波,曹卫星,王龙,任立凯,王军,刘耀鸿. 2008

[10]天津地区保护地常用茄子嫁接栽培技术及茬口安排. 石瑶,王利英,于海龙,王立宾,刘文明,黄国清. 2010

[11]怎样合理安排柞蚕场“茬口”. 陈凤林,夏兴宏. 2013

[12]5种设施蔬菜周年生产的高效茬口模式. 黄亚杰,肖瑜,乔军,彭冬秀. 2019

[13]越冬模式及前茬对二年生甜菜种子质量的影响. 张辉,白晨,张惠忠,李晓东,付增娟,赵尚敏,鄂圆圆,郑文哲,张自强,王良,张必周,高慧. 2020

[14]茬口和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靖华,崔欢虎,王裕智,马爱平,亢秀丽. 2007

[15]洛阳烟区土壤养分演变及不同茬口土壤特性分析. 毛家伟,李华荣,李彰,李国平,王闷灵,王海涛,江凯,王宏,马京民. 2012

[16]成都平原不同茬口直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熊洪,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周兴兵,刘茂,徐富贤. 2017

[17]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樊荣平,朱杏梅,靖华,王裕智. 2007

[18]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靖华,崔欢虎,王裕智,马爱平,亢秀丽. 2006

[19]现代大型温室黄瓜栽培茬口安排研究. 陈春宏,向邦银,郁盛. 2003

[20]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靖华,崔欢虎,王裕智,马爱平,亢秀丽.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