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侵染小菜蛾的表达谱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梅琼

作者: 谢梅琼;王龙江;何余容;吕利华;顾家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玫烟色棒束孢;小菜蛾;侵染相关基因;转录组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3 期

页码: 975-9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昆虫病原真菌对寄主的侵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IFCF01菌株对小菜蛾具有很高的致病力,然而有关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致病的相关基因少见报道.[目的]筛选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小菜蛾相关基因,为更好地利用玫烟色棒束孢防治小菜蛾提供基因靶点.[方法]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对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小菜蛾2-3龄幼虫4、8、12、16、24、30、36 h的虫菌混合样品(处理组)及纯培养玫烟色棒束孢(对照组)进行测序分析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基因涉及的功能模块和信号通路.[结果]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小菜蛾混合样品与纯培养玫烟色棒束孢对照组对比分析共获得28 384个差异基因,其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274个,上调表达118个,下调表达156个.筛选获得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上调表达基因可能与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侵染有关.GO二级分类显示,差异表达基因能够注释到36个GO条目中,包含18个生物学过程、9个细胞组分和9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有17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注释到132个通路中,其中有66个DEG显著富集在14个通路中.这些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中大部分为玫烟色棒束孢侵染过程中潜在致病毒力相关基因.[结论]本研究为筛选玫烟色棒束孢侵染小菜蛾致病相关基因提供重要数据库,也为阐明玫烟色棒束孢对小菜蛾的侵染机制提供基础.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