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君

作者: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丹桂;乌龙茶;烘焙;变温;香气;GC-MS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266-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L_(16)(4~5)正交设计探讨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感官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3(A_4B_1C_4D_2E_3)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最佳,变温烘焙较佳参数为120℃、20 min,90℃、130 min,120℃、30 min。烘焙后,丹桂乌龙茶中的醇类、醛类、碳氢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共检出香气成分64种,主要为反-橙花叔醇、α-合金欢烯、苯乙醛、吲哚、苯乙醇、2-甲基丁酸-2-苯乙酯、苯乙腈、二氢芳樟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烯等,约占香气总量的90%。极差分析表明,香气品质影响因子的主次顺序为:烘焙Ⅲ阶段温度、Ⅲ阶段时间>Ⅰ阶段温度、Ⅰ阶段时间>Ⅱ阶段温度,即3个烘焙阶段的影响顺序为Ⅲ>Ⅰ>Ⅱ,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丹桂乌龙茶的烘焙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参考。

分类号: TS272.5+9`TS205

  • 相关文献

[1]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6

[2]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钟秋生,陈常颂,张应根,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2

[3]不同做青环境对丹桂秋季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陶湘辉,张应根,陈荣冰. 2010

[4]乌龙茶香气的HS-SPME-GC-MS/GC-O研究. 苗爱清,吕海鹏,孙世利,王力,庞式,赖兆祥,曾琼,林智. 2010

[5]‘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6]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7]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 陈泉宾. 2020

[8]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王振康. 2014

[9]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糖氨Maillard反应及风味的影响. 陈泉宾,陈键,王丽丽,邬龄盛,王振康. 2018

[10]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 2014

[11]不同做青温度对乌龙茶滋味与香气品质的影响. 邓慧莉,李鑫磊,毛贻帆,柳镇章,倪子鑫,郑玉成,孙云. 2021

[12]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胡海涛,苗爱清. 2002

[13]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香气组成化学模式的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2013

[14]遮荫对夏暑乌龙茶主要内含化学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张文锦,梁月荣,张应根,陈常颂,张方舟. 2006

[15]乌龙茶香气组分及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胡海涛,苗爱清. 2002

[16]不同类型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 陈泉宾,张应根,陈林,王秀萍. 2013

[17]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叶乃兴,杨如兴,杨广,杨江帆,梁小虾,郑德勇. 2006

[18]永川秀芽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张莹,钟应富,袁林颖,邓敏,邬秀宏,唐敏. 2012

[19]套袋对鸭梨果实香气及糖酸组分的影响. 王少敏,魏树伟. 2011

[20]黄金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王少敏,薛培生,魏树伟,王宏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