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花生果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小玉

作者: 刘小玉;付登强;余凤玉;杨伟波;尹欣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南省;花生;果腐病;鉴定;生物学特性;转录间隔区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104-1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近几年,花生果腐病是花生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为明确海南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开展病害防治工作,降低该病危害,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的观察及rDNA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序列对比,最后将菌株JGF2确定为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JGF2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pH值为8,乳糖为最佳碳源,牛肉浸膏为最佳氮源.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果腐病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张成玲,张田田,吴翠霞,路兴涛. 2016

[2]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朱迎迎,高兆银,李敏,陈亮,胡美姣. 2016

[3]辽宁省甜瓜新病害——丝核菌果腐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刘志恒,黄欣阳,胡积祥,滕晓菲,赵廷昌. 2012

[4]枸杞NRDNA ITS测序鉴定的初步研究. 石志刚,安巍,樊云芳,焦恩宁,赵建华,王亚军. 2008

[5]花生白绢病菌ITS分型、菌丝亲和群分析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比较. 宋万朵,晏立英,雷永,万丽云,淮东欣,康彦平,任小平,姜慧芳,廖伯寿. 2018

[6]一种菠萝果腐病病原初步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罗志文,李向宏,范鸿雁,胡加谊,何凡. 2014

[7]辽宁省甜瓜新病害——果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志恒,曹友文,赵廷昌. 2013

[8]花生果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程增书,王瑾,宋亚辉,陈四龙,金欣欣,李玉荣. 2020

[9]茉莉酸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花生应答果腐病病原菌侵染的转录组测序分析(英文). 王冕,王通,陈明娜,杨珍,禹山林,陈娜,许静,潘丽娟,张朝昕,郭鑫钢,迟晓元. 2021

[10]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试验. 邢珏珺,许毓钊,苏钰彤,魏欣莹,江海琪,喻国辉,尹艳. 2022

[11]防治花生腐霉果腐病的化学药剂筛选. 于静,吴菊香,许曼琳,张霞,郭志青,陈殿绪,张智猛,李新国,迟玉成,万书波. 2020

[12]花生果腐病研究进展. 李术臣,陈丹,贾海民,赵聚莹,康海燕,张根启. 2010

[13]花生果腐病病原分子诊断. 王传堂,禹山林,于洪涛,张树伟,于树涛,王秀贞,唐月异,崔凤高,陈殿绪,张建成,李术臣. 2010

[14]茶枯发酵液对花生果腐病菌的拮抗作用. 余凤玉,邢益政,刘小玉,杨伟波,付登强,贾效成,宋薇薇. 2022

[15]不同轮作模式对花生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赵庆雷,信彩云,王瑜,阴筱,刘奇华,林香青. 2018

[16]海南霸王岭卷萼兜兰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蔡嘉慧,林夏,黄赛,王景飞,张浪,任军方. 2020

[17]海南省槟榔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朱辉,余凤玉,覃伟权,吴多扬,马子龙,刘立云. 2009

[18]海南省冬季北运蔬菜匍柄霉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杜公福,周艳芳,石延霞,谢学文,李宝聚. 2013

[19]海南林下间作花生模式及展望. 李东霞,杨伟波,付登强,陈良秋,石鹏,刘小玉. 2014

[20]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分化与致病力研究. 陈涛,张震,柴荣耀,王教瑜,毛雪琴,邱海萍,杜新法,姜华,王立安,王艳丽,孙国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