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抗虫蛋白与内源抗虫因子的交互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秋菊

作者: 张永军;米湘成;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次生代谢物质;Bt毒蛋白;蛋白酶抑制剂;交互作用

期刊名称: 植物学通报

ISSN: 1003-2266

年卷期: 2004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733-7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次生代谢物质萜烯类、黄酮类以及单宁等为基础的自身化学抗虫性一直是植物化学防御的核心。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许多作物获得了一种新的化学防御形式,即以表达外源基因产物来进行防御。外源抗虫蛋白与内源抗虫物质的协调性问题,在利用外源基因工程改良植物抗虫性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转基因作物安全性和生态学评价的重要方面。转基因植物中外源与内源抗虫系统间的协调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综述了离体条件下和在转基因植物体内,外源抗虫蛋白Bt和GNA等与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以及各抗虫蛋白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研究各抗虫因子交互作用的意义。

分类号: S432

  • 相关文献

[1]A54外毒素与Bt毒蛋白对棉铃虫交互作用. 王立霞,杨怀文,黄大昉. 2002

[2]A54外毒素与Bt毒蛋白对棉铃虫的交互作用. 王立霞,杨怀文,黄大昉. 2002

[3]新疆野苹果营养及次生代谢物与苹果小吉丁虫抗性的关系. 梅闯,闫鹏,艾沙江·买买提,韩立群,张彦龙,马凯,王继勋. 2018

[4]番茄抗 B型烟粉虱相关叶表腺毛性状及其次生代谢物质分析. 孙帅,王孝宣,国艳梅,Snyder John C,王述彬,杜永臣,高建昌. 2016

[5]杏树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与小蠹虫危害的关系. 朱苗苗,杨璐,朱晓峰,李建贵,李宏. 2014

[6]棉花主要抗虫次生物质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吴敌,陆宴辉,张永军,王沫,吴孔明. 2011

[7]紫云英苷在黄顶菊适生土壤中的迁移及降解. 张瑞海,宋振,付卫东,张婷,黄成成,朱昌雄,张国良. 2016

[8]不同杧果品种对杧果小爪螨的抗性评价. 卢芙萍,陈青,伍春玲,卢辉,梁晓. 2017

[9]番茄抗B型烟粉虱相关叶表腺毛性状及其次生代谢物质分析. 孙帅,王孝宣,国艳梅,John C.Snyder,王述彬,杜永臣,高建昌. 2016

[10]华南205木薯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对朱砂叶螨取食胁迫的生理响应. 韦婉羚,何文,阮丽霞,梁振华,杨海霞,陈会鲜,李恒锐,黄珍玲. 2024

[11]不同干燥方法对无核白鸡心葡萄干色泽及次生代谢物质变化的影响. 谢辉,张雯,王敏,韩守安,钟海霞,曹雨欣,潘明启,陆胜祖. 2018

[12]不同砧木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花色苷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郑秋玲,谭玉超,肖慧琳,贺长映,刘万好,王建萍,刘笑宏,唐美玲,杜远鹏,宫磊,宋志忠,卢建声,徐维华. 2021

[13]导入外源Bt基因与受体作物次生代谢物质的交互关系研究. 钟珍梅,黄勤楼,王建武,骆世明. 2007

[14]基于代谢组学比较分析5个栽培种梨叶片代谢物的差异. 焦慧君,冉昆,董冉,董肖昌,关秋竹,王宏伟,魏树伟. 2024

[15]不同番茄种质叶表次生代谢物质. 郭广君,高建昌,王孝宣,国艳梅,John C.Snyder,杜永臣. 2014

[16]番茄受伤反应防御信号的遗传解析. 刘丽艳,李传友,李柱刚,李希臣,李铁,马凤鸣. 2005

[17]蛋白酶抑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张超,李冀新,陈正行. 2005

[18]蛋白酶抑制剂对绿豆象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樊艳平,成小芳,王宏民,张耀文,张仙红. 2018

[19]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Xbpi-1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生物活性的研究. 薛仁风,张河庆,曾凡荣,董双林. 2012

[20]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Xbpi-1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pisumHarris生物活性的研究. 薛仁风,张河庆,曾凡荣,董双林.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