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萃取头对鸭梨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卫华

作者: 马卫华;李立新;申晋山;武文卿;宋怀磊;张旭凤;李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梨花;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萃取头;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0 年 04 期

页码: 147-150

摘要: 为了解鸭梨花香的生理生态功能,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GC-MS)相结合的方法对鸭梨花朵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了65μm PDMS/DVB和50/30μm DVB/CAR/PDMS 2种不同涂层纤维的萃取头对鸭梨花朵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和特点。结果表明,65μm PDMS/DVB和50/30μm DVB/CAR/PDMS 2种萃取头检测出的挥发物数量和种类分别为20种和41种、5类和10类物质,其中65μm PDMS/DVB萃取头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以烷烃类的种类和含量最高(烷烃类7种,38.63%),而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检测出的挥发物以烯类(烯类7种,41.16%)和醇类(醇类7种,24.11%)为主要成分。根据萃取化合物的数量、种类和含量,50/30μm DVB/CAR/PDMS萃取头更适于提取分析鸭梨花朵的香气成分。

分类号: S661.2

  • 相关文献

[1]响应曲面法优化HS-SPME-GC-MS测定天然牧草中挥发性成分工艺研究. 李宇宇,格根图,特日格乐,孙林,郝俊峰,降晓伟,贾玉山. 2020

[2]HS-SPME-GC-MS法分析卵孢小奥德蘑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及营养成分分析. 徐宁,陆欢,冯立国,黄晓辉. 2020

[3]基于HS-SPME-GC-MS法分析春生田头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 陆欢,徐宁,刘建辉,王小艳,夏义良. 2021

[4]SPME/GC-MS分析荔枝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徐玉娟,肖更生,廖森泰,温靖,吴继军,潘思轶,郝菊芳,张义. 2008

[5]杏鲍菇及其预煮液挥发性成分分析. 刘璐,乔宇,廖李,高虹,史德芳,范秀芝,薛淑静,李露,段秀辉,程薇. 2015

[6]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麒麟菜中的挥发性成分. 杨少玲,杨贤庆,陈胜军,邓建朝,郝淑贤,王锦旭,戚勃. 2016

[7]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桑叶乌龙茶的挥发性成分. 施英,廖森泰,肖更生,邹宇晓,刘军,刘凡,穆利霞,沈维治. 2014

[8]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甜面酱挥发性成分条件的优化. 康旭,孟鸳,乔宇,刘彩香,李冬生,胡建中,黄红霞. 2010

[9]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圣稻2620挥发性成分. 郭涛,王海凤,薛芳,房文文,姜艳芳,张焕霞,张士永. 2019

[10]不同产地沃柑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分析. 张耀海,陈细羽,王成秋,焦必宁. 2024

[11]正交法优化HS-SPME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条件. 孟鸳,乔宇,康旭,李冬生,杨进,黄红霞. 2011

[12]大球盖菇子实体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陆欢,尚晓冬,王小艳,王春晖,刘建辉,陈晚朱,王瑞娟,徐宁. 2022

[13]紫花芒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魏长宾,邢姗姗,刘胜辉,武红霞,王松标,臧小平,马蔚红. 2010

[14]不同萃取头的固相微萃取提取小米粥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刘敬科,赵巍,刘莹莹,张玉宗. 2010

[15]不同萃取头固相微萃取分析小米清酒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李少辉,赵巍,张爱霞,刘莹莹,张佳丽,张玉宗,刘敬科. 2018

[16]基于HS-SPME/GC-MS定性半定量分析藤茶特征香气. 申东,沈强,潘科,郑文佳. 2010

[17]信阳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尹鹏,王子浩,刘盼盼,刘威,杨转,郭桂义. 2019

[18]嫁接对黄色樱桃番茄果实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子记,刘维侠,牛玉,杨衍. 2020

[19]基于HS-SPME-GC-MS技术对凤凰单丛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史敬芳,陈栋,黄文洁,陈庄,吴华玲,张文虎,贝锦龙,晏石娟. 2016

[20]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方法分析龙眼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张义,高蓓,徐玉娟,温婧,潘思轶,张名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