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施硅肥及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对辣椒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卓

作者: 陈卓;马超;李晓慧;班甜甜;李娟;王维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硅肥;产量;性状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10 期

页码: 10-13

摘要: 为探究硅肥对蔬菜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辣椒为材料,设置了仅加施硅肥和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2种试验条件,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设置了复合肥、1倍硅肥、2倍硅肥、3倍硅肥4个处理,研究了仅加施硅肥和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对辣椒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加施硅肥情况下,所有性状指标都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和复合肥处理有提高,其中辣椒植株开展度、单果重及结果数随硅肥追施量的加大而提高,2倍硅肥、3倍硅肥明显优于1倍硅肥,产量方面,加施3倍硅肥促进产量提升略优于2倍硅肥,明显高于加施1倍硅肥,且都优于复合肥处理;减施复合肥增施硅肥情况下,所有性状指标都相较于不施肥处理有提高,其中辣椒植株株高和辣椒单果重随硅肥追施量的加大而提高,但不及施用复合肥处理;植株开展度、叶绿素和结果数也随硅肥追肥的追施量加大而提高且都高于复合肥处理;产量方面,加施2倍硅肥对产量的提升略优于3倍硅肥,且都显著优于复合肥处理,复合肥处理略优于1倍硅肥处理.结论:仅加施硅肥时推荐2倍硅肥,减施复合肥加施硅肥时推荐3倍硅肥.

分类号: S-3

  • 相关文献

[1]2008年贵州区域部分辣椒杂交品种田间试验. 姜虹,詹永发,王金洪,杨红,韩世玉. 2009

[2]不同挂果层椒果及其种子的性状差异研究. 姜虹,杨红,詹永发,余文忠,涂祥敏,赖卫. 2008

[3]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后代性状分离的观察与研究. 陈斌,耿三省,刘凡,张晓芬,张宝玺. 2006

[4]辣椒资源创新研究-I辣椒F2世代一些性状的分离及分布特性. 王得元,李颖,王恒明. 2003

[5]辣椒资源创新研究 Ⅰ辣椒F_2世代一些性状的分离及分布特性. 王得元,李颖,王恒明. 2003

[6]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 余跑兰,肖小军,陈燕,李亚贞,杨林,雷媛媛,柳开楼. 2015

[7]中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胡时友,刘凯,马朝红,郭智慧,张晓明. 2016

[8]氮、磷、钾、硅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卫国,任永玲. 2001

[9]硅肥对水稻增产提质抗病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于广星,宫殿凯,代贵金,刘宪平,陈盈,李海波,侯守贵. 2019

[10]加硅复合肥在谷子上的应用效果. 王显瑞,李书田,赵敏,魏禹尧,李铭,刘斌,柴晓娇. 2013

[11]不同硅肥施用量对水稻纹枯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张舒,胡时友,郑在武,夏红霞,夏子健. 2019

[12]硅肥浓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宇先,崔蕾,宋北光,孙士明,徐莹莹,李青超,赵蕾. 2019

[13]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硅肥对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国英,郭智,盛婧,王国栋,王鑫,陈留根. 2021

[14]滴施硅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大伟,魏鑫,徐海江,马清倩,李春平,刘忠山,吕晓庆,王海霞,徐建辉. 2020

[15]硅肥对甘蔗叶片营养、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黄小红,张壮塔,柯玉诗,肖参明,彭志平,武伦福,李允中,简华强,岑均立,张宇央,钟顺龙. 1997

[16]逆境条件下硅肥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刘春成,李中阳,胡超,曾智,吴海卿,崔丙健,樊向阳,刘源,马欢欢,马天,崔二苹,樊涛,高峰. 2021

[17]灌水和施硅对冬小麦叶片显微结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孙金阳,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张俊鹏,党红凯. 2024

[18]一种新型硅肥在两系杂交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陈刚,罗志祥,施伏芝,吴文革,阮新民,许有尊,从夕汉,董建军,刘春盛. 2016

[19]硅肥对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李尚霞,杨吉顺,张智猛,吴菊香. 2012

[20]氮硅配施对不结球白菜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国芹,牟建梅,何玲莉,徐瑶,陈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