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玉梅
作者: 李玉梅;王根林;孟祥海;胡颖慧;王伟;李建英;张冬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秸秆还田;耕作;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268-276
摘要: 为阐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玉米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三个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翻耕加速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使有机碳含量下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秸秆翻耕还田促进了中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秸秆连续翻耕还田提高了中层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秸秆浅翻还田对表层和中层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显著高于深翻还田与覆盖还田,但短期内秸秆连续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对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对耕作深度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秸秆还田主要使低活性有机碳增加,这也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S153.6%S141.4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变化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孟祥海,李艳,胡颖慧,金梁,王伟,蔡姗姗,李承阳,魏丹. 2018
[2]冬季覆盖作物残茬还田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唐海明,聂泽民,郭立君,刘征鹏,汤文光,汪柯,杨光立. 2013
[3]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程凯凯,肖小平,汤文光,汪柯,李超,张帆,孙玉桃. 2017
[4]秸秆还田方式对草甸土有机碳和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刘峥宇,张冬梅,李艳,蔡姗姗. 2019
[5]不同耕法及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运移变化的影响. 李玉梅,王晓轶,王根林,王伟,刘峥宇,孟祥海. 2019
[6]秸秆还田对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李彩虹,张勇,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何进尚,亢玲,董立国,张维军. 2016
[7]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张志毅,熊桂云,吴茂前,范先鹏,冯婷婷,巴瑞先,段申荣. 2020
[8]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张敬涛,刘婧琦,盖志佳,郭震华,赵桂范. 2021
[9]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田慎重,张玉凤,边文范,董亮,Jiafa Luo,郭洪海. 2020
[10]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有机碳质量的影响. 高翔,沈阿林,寇长林,马政华,王文亮,郭战玲. 2012
[11]不同土壤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短期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卞新民. 2013
[12]化肥减施下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吴萍萍,王静,李录久,汪霄. 2022
[13]秸秆还田下耕作方式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刘雅杰,张天娇,张向前,路战远,刘战勇,程玉臣,武迪,李金龙. 2024
[14]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连作玉米田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徐莹莹,王俊河,刘玉涛,王宇先,高盼,杨慧莹,樊景胜. 2018
[15]不同秸秆还田耕作模式对耕层土壤质量、玉米根系发育及氮积累的影响. 常程,刘晶,史磊,韩雷,赵海岩. 2021
[16]小麦、夏玉米两茬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研究. 刘海忠,王保强,武玉华,徐有,张庆江. 2004
[17]耕作与秸秆还田深度变化对不同土层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于洪久,王根林,段衍,刘峥宇,时妍,刘沣漫,王伟,邱广伟,孙磊,李玉梅. 2024
[18]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19]施肥耕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张国印,孙世友,张志鹏,贾树龙,赵同科. 2000
[20]贵州春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和养分积累及利用效率对不同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的响应. 谢婷婷,肖厚军,陈云梅,胡岗,秦松,赵伦学,何成兴,赵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作者:于吉东;周长军;高中奎;马兰;李建英;吴耀坤;刘冰;李娜;宫秀英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连作大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产量
-
不同种植年限寒地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养分关联分析
作者:杨悦;顾广军;胡颖慧;卜海东;刘畅;于文全;程显敏;程杜娟;邢立伟;盖禹含
关键词:寒地;苹果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关联分析
-
SP1/IGF2BP3轴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作者:黄雨馨;王伟;李一星;唐中林
关键词:猪;骨骼肌;IGF2BP3;SP1;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
-
60份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作者:于国红;张莹莹;周淑梅;赵明辉;孟祥海
关键词:小麦;萌发期;干旱胁迫;抗旱性;主成分分析
-
酒用小麦有机肥施用技术研究
作者:罗永露;隋建枢;陈天青;吴文强;王伟;陈定崑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施肥量;施肥方式
-
不同包装方式对蓝靛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高洪娜;张武杰;刘凤芝;周文志;胡颖慧;徐德海;张帅
关键词:蓝靛果;果实品质;贮藏
-
2023年-2024年重庆市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作者:李志;胡承伟;王权志;刘锐文;韩梅;王伟;黄桃翠
关键词:油菜;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