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集水方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良山

作者: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杨宁;白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集水;玉米产量;降水年型;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11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50-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辽西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以传统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垄覆膜沟种植(T1)、垄覆膜沟覆膜种植(T2)和垄覆膜沟覆秸秆种植(T3)3种一元或二元覆盖微集水模式在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条件下,T2和T1均能缩短玉米出苗时间,提高玉米出苗率,T3能够延长玉米出苗时间,平水或干旱年型能够提高玉米出苗率,但丰水年型降低玉米出苗率。行粒数在不同降水年型几种微集水种植方式均要优于传统种植方式,而穗长和穗行数在不同降水年型几种种植方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玉米穗粗仅在2009年(干旱年型)要优于传统种植方式,百粒重在2007年(平水年型)和2009年(干旱年型)微集水种植要高于传统模式。集水种植各种栽培方式与传统种植相比都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并达到显著水平,尤以T2和T3增产幅度大。在不同降水年型,微集水种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不同,在丰水年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要小些,在干旱或平水年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较大。

分类号: S513.04

  • 相关文献

[1]不同微集水方式对玉米田耗水规律的影响.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刘洋,侯志研,田建全,尹晓丽. 2011

[2]模拟不同降水年型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克武,程明,张建军,周继华. 2010

[3]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3

[4]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冬梅,池宝亮,张伟,李海金,黄学芳,刘恩科,樊修武. 2012

[5]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4

[6]不同方式周年覆盖对黄土高原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的调控效应. 吴杨,贾志宽,边少锋,王永军. 2018

[7]半干旱区不同补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冯艳春,黄日,李雪花,张丽华,郑金玉. 2020

[8]不同耕作模式下旱作玉米氮磷肥产量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 代快,蔡典雄,张晓明,王燕,赵全胜,张丁辰,冯宗会,谢晓红,王小彬. 2011

[9]不同覆膜类型对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璐,董博,王磊,张芮,张军,江晶,陈光荣,赵振华,马嘉颖. 2024

[10]不同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及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李永平,史向远,周静,张晓晨. 2013

[11]辽西地区微集水不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冯良山,孙占祥,肖继兵,杨宁,白伟. 2011

[12]旱地农田微集水种植的水分生产潜力增进机理研究. 樊廷录. 2003

[13]旱作春小麦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杨封科. 2004

[14]辽西半干旱区大豆垄膜沟种微集水技术效果研究. 李开宇,李亚男,靖凯,邓林君,孙占祥,朱勇. 2010

[15]近59年保定市谷子生育期需水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 李明哲,李明哲. 2019

[16]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2018

[17]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施提高陇东旱塬黑垆土上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王婷,丁宁平,李利利,周海燕,尚来贵. 2019

[18]宁南山区不同降水年型各立地农田生态系统施肥模式研究. 周涛,胡华,惠开基. 2000

[19]不同降水年型下云贵高原东南部小麦节水节药节肥生产技术. 陈华,陈检锋,付利波,王伟,王志远,尹梅. 2021

[20]旱地小麦生产第一因素. 张福锁,朱耀瑄.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