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昼夜节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美荣

作者: 杜美荣;方建光;毛玉泽;张继红;葛长字;蒋增杰;高亚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栉孔扇贝;面盘幼虫;稚贝;滤水率;昼夜节律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73-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饵料密度1.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滤水率的昼夜节律;在水温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下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mm)滤水率的昼夜节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分别于17:00、21:00、01:00、05:00、09:00和13:00测定。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相似。在白天滤水率较低,最低值出现在09:00~13:00,幼虫为0.0026ml/h·ind,稚贝为0.1231ml/h·ind;在夜间有较高的滤水率,最大值出现在凌晨21:00~01:00,幼虫达0.0258ml/h·ind,稚贝达0.5096ml/h·ind。统计分析表明,栉孔扇贝稚贝和面盘幼虫的滤水率昼夜差异显著(P<0.01)。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栉孔扇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杜美荣,方建光,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燕敬平,李锋. 2009

[2]沟纹巴非蛤滤水率的研究. 王冬梅,李春强,周键,胡朝松,黄姿,刘志昕,彭明. 2008

[3]桑沟湾栉孔扇贝不同季节滤水率和同化率的比较. 匡世焕,方建光,孙慧玲,李锋. 1996

[4]栉孔扇贝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温度对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的影响. 袁有宪,曲克明,陈聚法,陈碧鹃,过锋,李秋芬,崔毅. 2000

[5]栉孔扇贝对环境变化适应性研究—盐度、pH对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的影响. 袁有宪,陈聚法,陈碧娟,曲克明,过锋,李秋芬,崔毅. 2000

[6]pH对西施舌受精卵与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德经,朱善央. 2009

[7]不同运输条件对合浦珠母贝稚贝存活比较. 邓正华,陈明强,李有宁,赵旺,林先鑫,黄桂菊,王雨. 2020

[8]合浦珠母贝幼虫变态中的形态、器官变化及运动与摄食观察. 邓正华,林先鑫,陈明强,李有宁,赵旺,于刚,刘芊,黄桂菊,王雨. 2019

[9]椭圆背角无齿蚌发育关键阶段形态结构以及寄生有效积温的研究. 陈修报,杨健,闻海波,刘洪波,赵颖,苏彦平. 2010

[10]中国蛤蜊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刘德经,朱善央,黄金凤,袁建冲,卞佩佩. 2011

[11]海水比重、温度和底质对青蛤稚贝生长、存活的影响. 于业绍,周琳,黄则平,陆平,吴介新. 1997

[12]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于业绍,周琳,陆平,黄则平. 1998

[13]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王雨,叶乐,杨其彬,陈旭,温为庚,吴开畅. 2009

[14]圆背角无齿蚌寄生变态发育的初步观察. 闻海波,徐钢春,华丹. 2006

[15]合浦珠母贝和大珠母贝稚贝摄食率及摄食节律的比较研究. 范嗣刚,姜松,黄桂菊,刘宝锁,张博,喻达辉. 2015

[16]西施舌人工育苗及幼虫、稚贝生长研究. 吴进锋,陈素文,梁超愉,张汉华,陈健光,陈瑞雯,林俊明,谢建文. 2003

[17]青蛤稚贝中间培养初步研究. 杨星星,吉红九,于业绍,管加兴,孙益奎. 2004

[18]不同盐度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稚贝生理活动和存活的影响. 闻海波,邱丽华,华丹,徐钢春,陈敏慧,顾若波. 2010

[19]双委夜蛾成虫主要活动节律和卵孵化节律. 董少奇,田彩虹,郭线茹,袁星星,汤金荣,王鑫辉,赵曼. 2021

[20]不同波长LED灯对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许亚岚,潘洪生,梁革梅,杨益众,陆宴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