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栗褐土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亮

作者: 张亮;王改兰;段建南;黄学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腐殖质组分;栗褐土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8151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1 期

页码: 5-8

摘要: 栗褐土肥力低,质地轻,保水保肥性能差,研究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其腐殖质含量与质量的影响,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试验对山西省河曲砖窑沟流域试验区进行了长期定位施肥研究。结果表明,栗褐土经过20年的不同施肥处理,与不施肥相比,耕层腐殖质均有显著积累,其效果以高量有机肥>低量有机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与有机肥和氮肥及有机肥和氮磷肥配合施用差异不显著;不同肥料对腐殖质中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三种组分含量的影响也表现出与腐殖质相似的规律,但对不同组分的影响程度不同。单施化肥比较有利于富里酸的积累,HA/FA比值有降低趋势,不利于提高腐殖质品质;而有机肥对增加胡敏酸含量更具有优势,HA/F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对提高腐殖质品质效果显著。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栗褐土区土壤-作物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 黄学芳,王娟玲,黄明镜,赵聪,刘化涛. 2018

[2]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杨艳菊,王改兰,王振宙,聂冰,熊静,黄学芳. 2011

[3]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磷素积累特征. 杨艳菊,王改兰,张海鹏,赵旭,黄学芳. 2013

[4]长期施肥对栗褐土钾素含量的影响. 王改兰,DUAN Jian-nan,贾宁凤,HUANG Xue-fan,池宝亮. 2008

[5]Lou土和黄绵土长期施肥的腐殖质组分及其与肥力的关系. 张付申. 1997

[6]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张振华. 2019

[7]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 李双翼,侯淑艳,窦森,高洪军,董炜华. 2024

[8]不同施肥措施对白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6

[9]翻压春油菜对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袁苗苗,田秀平,赵秋,史昕倩,董家僖,向春阳,杜锦. 2022

[10]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玉米和水稻秸秆还田效应的影响. 农传江,王宇蕴,徐智,和金鸿,刘雨萌,洪杨,汤利,张发宝. 2016

[11]中国优质烤烟产区耕层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 王程栋,徐宜民,马兴华,刘光亮,曲潇玲,李东阳,曾庆宾,王树声. 2019

[12]不同措施改良反酸田及水稻产量效果. 王秀斌,唐栓虎,荣勤雷,张倩,孙静文,梁国庆,周卫,杨少海. 2015

[13]长期氮磷钾配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沈新平,吴彤东,姚月明,刘凤军. 2004

[14]黄潮土长期轮作施肥土壤有机质消长规律的研究. 张爱君,张明普. 2002

[15]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隋跃宇,焦晓光,魏丹,刘洪家. 2010

[16]长期施肥对黄壤养分及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张邦喜,李渝,张文安,张雅蓉,蒋太明. 2016

[17]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8]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耕层有机碳平衡特征的影响. 李渝,罗龙皂,何昀昆,张文安,蒋太明. 2014

[19]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罗龙皂,李渝,张文安,肖厚军,蒋太明. 2013

[20]长期不同施肥结构条件下的土壤植烟效应研究. 张翔,范艺宽,宝德俊,毛家伟,马京民,桂言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