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新品种龙大麻一号再生体系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利国
作者: 张利国;宋宪友;房郁妍;郑楠;吴广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麻;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2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112-114+124
摘要: 选用大麻新品种龙大麻一号的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对无菌苗的获得激素浓度、激素配比等影响组培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愈伤及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ZT 1.1 mg.L-1和IAA 1.1 mg.L-1。研究初步建立了龙大麻一号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转基因大麻工作奠定了研究基础。
分类号: S563.3
- 相关文献
[1]茄子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优化建立. 姜悬云,鲍生有,刘军,杨艳,周晓慧,庄勇. 2018
[2]加工番茄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唐亚萍,王柏柯,杨生保,李宁,杨涛,帕提古丽,王强,余庆辉. 2016
[3]大白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 赵军良,逯保德,梁爱华,赵美华. 2005
[4]三角梅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陆锦萍,冷青云,赵彤,孙鲁平,徐世松,尹俊梅,牛俊海. 2021
[5]亚麻组织培养高频不定芽诱导体系. 张志扬,陈信波,张瑜,龙松华,高原,刘爱玲. 2007
[6]油菜子叶和下胚轴再生体系及其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黄先群. 2006
[7]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刘晓庆,沈源,蔡小宁,浦惠明,戴其根. 2008
[8]黑芝麻下胚轴离体培养的研究. 崔彦慧,孙毅,刘文萍. 2010
[9]枸杞无菌苗外植体的培养及其再生植株. 王子霞,戚家华,郝峥嵘,海热古力·阿布力孜,杨松杰. 1993
[10]大麻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尹品训,杨明,郭鸿彦,刘振博,胡学礼,陈裕. 2005
[11]宁夏枣树花药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敬东,陈晓军,张丽,石磊,马洪爱,李苗,甘晓燕,宋玉霞. 2011
[12]洋葱幼蕾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杜敏霞,刘湘萍. 2005
[13]花生幼叶丛生芽的诱导和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艳,李少雄,周桂元,洪彦斌,林坤耀,梁炫强. 2006
[14]葫芦科植物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秋蓉,李柱刚,王珣,冷春旭,赵曦,李晓娟. 2022
[15]葫芦科主要蔬菜再生体系建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潘琼玉,田丽波,商桑,黄东梅,周萌萌,王佳楠,邹凯茜. 2018
[16]向日葵下胚轴体细胞胚发生的基因型效应. 黄先群,Genzbitelle L.,Alibert B.,Saraffi A.. 2006
[17]棉花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孙英坤,代其林,龚元亚,田霞,杨娟,谢琳,王劲. 2011
[18]棉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所需的激素浓度及配比的研究. 孙英坤,代其林,龚元亚,田霞,杨娟,谢琳,王劲. 2011
[19]油菜转化体系中抗生素浓度的优化试验. 高武军,段红英,卢龙斗,王景雪. 2002
[20]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一步不定芽再生培养及遗传转化应用. 邬贤梦,孙娟,官春云.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乳酸度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杨亚新;刘慧敏;孟璐;叶巧燕;佀博学;王加启;郑楠
关键词:生乳;酸度;来源和组成;影响因素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研究进展
作者:和晓兰;赵艳坤;孟璐;刘慧敏;高姣姣;郑楠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抗菌药物;流行情况;机制
-
短链脂肪酸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陆松翠;郑楠;王加启;张养东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
-
五种特色乳中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生物活性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李新科;高亚男;王加启;郑楠
关键词:特色乳;活性蛋白;活性肽;生物活性
-
复原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常嵘;刘慧敏;叶巧燕;郝欣雨;迟雪璐;宫慧姝;郑楠
关键词:复原乳;检验方法;色谱法;光谱法
-
乳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与安全控制研究进展
作者:杨新月;赵艳坤;郑楠;刘慧敏;华震宇;曹双瑜;武亚婷;陈贺
关键词:乳品;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安全控制
-
亚麻新品种黑亚30号选育报告
作者:唐立郦;袁红梅;宋喜霞;程莉莉;姚玉波;刘丹丹;宋宪友;杨洌;康庆华;姜卫东;姚丹丹;吴广文
关键词:亚麻;品种;纤维型;黑亚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