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个主栽枇杷品种加工果膏的品质性状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红梅

作者: 李红梅;陆胜民;郑美瑜;曹风;张文娟;董明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枇杷果膏;加工适应性;出膏率;出汁率;抗氧化能力;可溶性固形物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10 期

页码: 2277-22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延长枇杷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对浙江主栽的软条白沙、大红袍枇杷果实进行果膏加工适应性和品质性状比较研究,筛选适宜品种,并研究果浆加酶处理和浓缩程度对该品种果实出汁率,果膏出膏率,总酸、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色度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确定果膏加工的关键工艺.结果表明,软条白沙枇杷的出汁率为53.18%,出膏率为20.54%,果膏总酸含量为6.70 g·L-1;大红袍枇杷的出汁率为39.88%,出膏率为15.23%,果膏总酸含量为7.64 g·L-1,故软条白沙枇杷的加工适应性较好.软条白沙枇杷打浆后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出膏率可提高6.35百分点;果膏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而提高,从50%浓缩至80%,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242%和211%,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88、15.26百分点.综合考虑品质性状、产率和节能,建议枇杷果膏加工宜选择软条白沙枇杷为原料,榨汁前加酶处理,将果膏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

分类号: S667.3%TS255.43

  • 相关文献

[1]石榴新品种-绿宝石. 苑兆和. 2013

[2]几种枸杞饮料的制作简介. 辛力,张静,陶吉寒. 1996

[3]果蔗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氨基酸变化分析. 李瑞美,李海明,潘世明. 2011

[4]山葡萄酿酒新品种-雪兰红. 宋润刚. 2012

[5]不同发育期石榴果实果汁中花青苷含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 冯立娟,尹燕雷,苑兆和,招雪晴,陶吉寒,侯乐峰. 2010

[6]运用Plackett-Burnman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地榆没食子酸提取工艺. 唐远江,余波,刘镜,周思璇,张涛,卢昱希. 2019

[7]衢州地区柑橘品种罐头加工适应性初探. 贾亚鹏,张俊,陆胜民. 2017

[8]四种杂柑全果饮品的加工适应性与贮藏特性. 唐伟敏,邢建荣,杨颖,向露,王思农,陆胜民. 2020

[9]杂柑类品种制汁加工适应性研究. 单杨,李志坚,吴跃辉. 2006

[10]杂柑类品种制罐加工适应性研究. 吴跃辉,尚雪波,刘阳. 2008

[11]杂柑类品种制汁加工适应性研究. 单杨,李志坚,吴跃辉. 2006

[12]加工鲜食兼用苹果新品种"岳丰". 王冬梅. 2010

[13]柚类新品种-红肉四季柚. 郭秀珠,林绍生. 2014

[14]酶解条件对软儿梨榨汁率的影响. 李国锋,杨富民. 2016

[15]果胶酶处理对山楂汁提取及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张志军. 2003

[16]加工工艺对覆盆子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 陈剑兵,杨振寰,夏其乐,王子恺,廖捷,曹艳,陈良武. 2018

[17]桑葚浓缩汁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曹培杰,马艳弘,崔晋,黄开红. 2019

[18]不同取汁工艺对青竹梅出汁率及品质的影响. 林炎娟,姜翠翠,周丹蓉,梁华俤,方智振,潘少霖,叶新福. 2019

[19]蓝莓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戴意强,吴寒,单成俊,刘小莉,王英,臧泉,周剑忠,夏秀东. 2020

[20]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桑椹出汁率和桑椹汁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晓维,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肖更生,邹波.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