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美奇

作者: 陶美奇;潘永飞;山溪;戴忠良;张振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花菜;花蕾;蜡粉;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5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揭示青花菜花球表面蜡粉代谢物的成分差异,以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为试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TOF-MS)联用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对青花菜蜡粉缺失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花球主要代谢通路及其产物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单变量和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及数据库注释筛选差异显著的代谢物.结果表明,青花菜花蕾蜡粉中共检测出显著差异代谢物 24种,包括14种氨基酸类、4种有机酸类、1种脂肪酸类、1种胺类、1种糖类和3种其他类次生代谢物;其中,下调的有18种,包括了13种氨基酸类.综合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获得11条重要性凸显的代谢通路,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代谢通路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其次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而重要性最大的是色氨酸代谢.推测青花菜蜡粉缺失可以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等途径,调节青花菜花蕾中氨基酸类和有机酸类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物质含量,进而调控花球的生长、营养品质以及耐寒性.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青花菜花蕾转录组测序分析及蜡粉合成相关基因挖掘. 张振超,陶美奇,潘永飞,戴忠良,姚悦梅. 2022

[2]代谢组学技术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许腾,张玥,张海丽,辛凤姣,王艳,王凤忠. 2017

[3]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桉树加工副产物与常规基质栽培的肺形侧耳代谢物差异. 罗阳兰,王灿琴,胡秀月,韦仕岩,韦娇君,吴圣进. 2023

[4]西瓜果实表皮蜡粉的化学成分与基因定位. 龚成胜,赵胜杰,路绪强,何楠,朱红菊,豆峻岭,袁平丽,李兵兵,刘文革. 2019

[5]显性核不育油菜(Brassica napusL.)无蜡粉纯合两型系的选育. 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 1999

[6]洋葱无蜡粉突变体特性初步研究. 惠林冲,潘美红,陈微,李威亚,何林玉,张仕林,缪美华,陈振泰,杨海峰. 2023

[7]砧木对黄瓜嫁接苗地上部硅元素转运的影响. 段颖,向成钢,胡军,马玮,孙廷珍,尹国香,王长林. 2017

[8]用易位系定位豌豆无蜡粉突变基因w—2. 刘富中,GostimskiiS A. 1999

[9]黄瓜果皮蜡粉量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田桂丽,张圣平,宋子超,张松,崔金莹,苗晗,顾兴芳. 2015

[10]中甘系列新品种. 闫书鹏. 2007

[11]冬瓜新品种'雅翠1号'. 江彪,谢大森,刘文睿,闫晋强,王敏,何晓明,彭庆务,林毓娥,梁肇均,陈林. 2024

[12]顶球洋葱. 张德纯. 2014

[13]纯黑大果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5号的选育. 刘文革,谭素英,阎志红,何楠,赵胜杰. 2009

[14]笋瓜. 张德纯. 2008

[15]利用组织培养快繁非洲菊新品系.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 2016

[16]爱多收液剂对温州蜜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王洪祥,林媚,龚洁强,柯甫志,林荷芳. 2003

[17]辣椒花蕾外部形态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 付文婷,廖芳芳,吴青青,张爱民,韩世玉,何建文,邢丹,杨红. 2015

[18]亚麻温敏型雄性不育系花蕾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关天霞,党占海,张建平,王利民. 2007

[19]亚麻花蕾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姜才,伊六喜,高凤云,贾霄云,张辉,张立华,任龙梅,周宇,赵小庆. 2015

[20]不结球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初步研究. 崔群香,朱凌丽,刘卫东,朱士农.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