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评价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榆岚

作者: 邵榆岚;唐芬芬;张一川;张永红;朱峰;白兴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品种;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抗性评价;云南蚕区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7 年 48 卷 03 期

页码: 517-5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全面掌握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能力,为挖掘具有特色的家蚕抗病材料及培育适应当地的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龄起蚕经口添食相同浓度病毒、逐日调查存活率的方法,对200个家蚕品种(品系)进行Bm NPV抗性评价和筛选;并通过接种后每日存活数、各发育时期存活率等指标分析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对Bm NPV的抗性水平、发病死亡规律、不同抗性品种的发病死亡时期及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抗性差异。【结果】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中抗Bm NPV的品种有731、795、854B、872A、966B、B黄肉色茧、P50、山河B、选二甲白和竹印,感病品种包括955、242A、242B、963B、DW3、锦秀A、锦秀B、日、野乙和云夏A油。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首次出现死亡差异的时间截点分别是接种后96和48 h,二者相差48 h;部分抗病品种在秋季对Bm NPV的抗性水平低于春季;同一家蚕品种A系和B系的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中大多数品种的抗Bm NPV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其中P50为Bm NPV抗性最强品种。对未知品种进行抗Bm NPV测定时,可选择接种后168 h作为抗性评价的时间截点。

分类号: S884.51

  • 相关文献

[1]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在云南省不同地域桑园的发生危害及防控要点. 柴建萍,余凌,谢道燕,高东芬,郭石生,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1

[2]云南蚕区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和桑枝总黄酮含量测定. 李平平,储一宁,杜伟,冉瑞法,梁铖,陈松. 2014

[3]桑红蜘蛛、桑蓟马在云南省不同地域桑园的发生规律及防控要点. 柴建萍,余凌翔,谢道燕,高东芬,郭石生,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0

[4]云南蚕区采集桑褐斑病病原真菌基于rDNA-ITS序列的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江秀均,钟健,柴建萍,苏振国,黄俊荣,白兴荣. 2016

[5]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渝黔绿茧”区域比较试验. 刘锡,罗朝斌,易勇,代方银. 2007

[6]夏秋用家蚕品种春季试养初报. 胡仕叶. 2008

[7]10个家蚕纯种在高温胁迫下饲养的性状表现. 姜虹,曾晓英,岳宣,罗朝斌,黄桂辉,周顺珍. 2009

[8]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在清镇市的饲养试验简报. 胡仕叶,罗朝斌,孙运朋,杨胜特,蒋华,杨波,余文中,黄桂辉. 2016

[9]家蚕产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姜虹,王殿平,曾晓英,黄桂辉,周顺珍,岳宣,罗朝斌. 2009

[10]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柳新菊,俞瑞鲜,赵学平,陈诗,蒋金花,祝新荣. 2014

[11]不同全蚕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及其对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施新琴,肖辉,孙波,段祖安,徐升胜,崔为正,崔西才,李君. 2009

[12]家蚕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芊春×知日”的选育研究. 张凤林,周丽霞,孔令汶,李化秀,王安皆,聂磊. 2008

[13]家蚕种质资源品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研究. 顾寅钰,李化秀,施新琴,王安皆,张凤林,赵德安,王玺兰. 2014

[14]转Bt基因水稻花粉对家蚕不同品种幼虫的生存分析. 袁志东,姚洪渭,叶恭银,胡萃. 2006

[15]家蚕品种菁松、皓月复壮效果的比较试验. 杨继芬,范永慧,朱红涛,刘位芬,陈海佺,李玲利,李继娅,杨文. 2018

[16]北方蚕区2019年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东点)报告. 周丽霞,王安皆,华丽峰,唐文倩,康玉敏,张凤林. 2020

[17]全国当家蚕品种的演变. 冯家新,叶夏裕. 2019

[18]四川省家蚕新品种鉴定数据处理系统(SBS)的研制与应用. 夏庆友,赵萍. 1994

[19]家蚕品种871*872的育成与推广. 王福海. 2007

[20]高海拔低纬度条件下的8个家蚕品种比较试验. 高建华,杨万明,丁志伟,高翔,廖鹏飞,陈世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